|
|
宁县借力电商精准脱贫普惠民生
2016-07-07 17:14
来源:
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张建林 尚晓伟 李建强 仲夏时节,走在甘肃宁县的乡间小路上,放眼望去,一片片新建果园接连成片,一串串嫩绿色的苹果披挂枝头,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无不让人赏心悦目。近年来,作为全国区划的最佳苹果适生区和甘肃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的宁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创新思维,真抓实干,努力打造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幸福美好新宁县。 现实中,这个地下蕴藏着深层煤炭的资源大县,总面积却仅为2633平方公里,且农业人口超过40万人,背负着艰巨的帮助农民精准脱贫及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的重大责任。 “现在看来,借力电商模式实施精准扶贫这条道路是走对了,我们很多土里土气的农产品,借助电商通道,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甘肃宁县一位主要领导如此感叹。 特色土货网上飘香 “公司是今年第一个搬这个电商‘新集体’的,希望借助电商这一新媒体,把家乡的醋能够做大做强。”近日,记者走进被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宁县,来到刚完成装修的电子商务中心大楼,只见贴有宁县醋头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门牌格外醒目,该公司总经理刘宁自豪地讲述着。 去年以来,宁县紧紧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结合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作,让“土生土长”的土鸡蛋、土蜂蜜、土鸡肉、手工刺绣等“土”特产成了香饽饽,“热俏”网上。 为了尽快发展电子商务,让更多农民搭上电子商务的“致富快车”,宁县除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外,还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建设要求,在县城建成占地面积4100平米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乡、村分别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点,为全县广大农村创业青年的培训、营销、仓储等提供“舞台”。 “今年,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大楼的建成和使用,将进一步激活全县电子商务的‘活力’,真正为全县创业的企业、人士提供各种发展便利。”宁县商务局局长王军林说。 同时,该县还通过建立快递集散中心、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和构建邮政处理系统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完善县、乡、村电子服务体系建设。 据悉,2015年全县已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线下体验馆,新建乡级电商服务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60个,注册物流快递企业15家。 电子商务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实现经营,而大多农民和青年创业人士学历低,对新事物接受的能力欠缺。为了尽快让更多的人尽快了解和熟悉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媒体,宁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电商俱乐部、电商讲座等活动,努力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焦村镇半个城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站长孙总章,初中毕业,刚接触电子商务时一窍不通,后来他加入宁县电子商务协会,并通过协会举办的一系列的知识讲座后,如今他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已经得心应手了,他的店里主要以销售杏脯、黄花菜、核桃等土特产为主,去年冬天到现在已网上销售1.2万多元。“多亏协会的培训,政府‘手把手’的教,才让我的业务提升的这么快。”孙总章感慨万千。 截至目前,甘肃宁县已相继对18个乡镇的54名工作人员、257个村的示范店掌柜、50个普通网店掌柜、20户电商转型企业的42名工作人员分别进行电商知识和运营技能培训,全县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员1200余人。 中村镇刘家村电商扶贫服务店,在最初的发展时,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店铺难以正常运转,得知这一情况后,宁县商务局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为该店补助资金1万元,并配备了一些列办公用品,如今在该电商扶贫服务店的带动下,村上已经发展起了淘宝网店20个。 电子商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立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对于调动各界创业人士的热情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宁县的做法是,通过出台多项奖励办法来支持和扶持企业和各位创业人士,通过积极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企业及项目的奖励扶持。同时,他们还加大对新办的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投入力度,为每个乡级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店分别补助资金5万元和2万元,并统一免费配齐电脑、办公桌椅和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并对乡镇电商公共仓储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的代购代销活动给予相应比例的补助。 据统计,2015年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500人,线上交易额达到4120万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编辑:[
周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