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精准扶贫

遇药“重生” 华池县刘家湾村由空壳村变身产业扶贫明星村调查

 2019/01/04/ 16:3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兰天 通讯员 梅金娟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兰天 通讯员 梅金娟

  刘家湾村,属于华池县五蛟镇,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山区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辖8个村民小组,385户1590人,面积28.9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山坡地0.35万亩,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投入多,产出少,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以出售农产品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村民普遍收入较低,生活贫困。2014年全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全村一半家庭被定性为贫困户,贫困率46%,长期来以来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困难,也没有大型企业入驻,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种地为生,种植传统的玉米、洋芋以及部分小杂粮,投入多,产出少,靠天吃饭,收入低微。近年来,随着全县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放弃种地,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甚至举家搬迁,离开了刘家湾。那些被耕种了上千年的黄土地,一片接着一片荒芜,长满蒿草,失去了生命力。田地失去了生命力,村庄就失去了生命力,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便没了精气神。曾经充满欢声笑语、鸡鸣狗吠的刘家湾村,随着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打工族的离开,昔日鸡鸣狗吠的小村子十屋九空,沦落为只有部分老人留守的空壳村。 

  面对这样一个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空壳村,以及长期积贫积弱的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一筹莫展,有心无力,村民致富难,产业发展难,村子振兴难上加难。

  2014年,在本村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返乡种植中草药。2015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年底,又注册成立了村里乃至镇里的第一个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如今,刘家湾村已经实现了华丽变身,从一个“人去地空”的空壳村,一步步变成全县乃至西北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村民们家家种药,户户入股,实现了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从打工到种药,“领头雁”种出“致富药”

  姚文智是土生土长的刘家湾人,今年40岁,曾经也是刘家湾外出打工队伍中的一员,“外出打工看似走南闯北风光无限,其实背井离乡囊中羞涩。”姚文智说,“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并不能真正致富。”2007年,因为一场家庭变故,姚文智被迫回到家乡谋生,除了老家被耕种了上百年的黄土地,他几乎一无所有。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2008年春天,又到了耕种的季节,面对一目了然的传统农作物收成,姚文智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穷下去,于是,瞒着家人悄悄种下了1.2亩的牛蒡子。没想到的是,无心栽柳柳成荫,老家种了几十年玉米的川台地竟然非常适宜牛蒡子,第二年,卖掉牛蒡子,净赚3500多元,这对于传统种植玉米、洋芋来说,收入已是翻了好几番。牛蒡子的成功种植,让姚文智意识到:种地不是不挣钱,关键看种什么。2010年,尝到甜头的姚文智果断把家里5.7亩地全种了药,当年收入14000多元。2011年,已种药小有心得的姚文智又尝试种丹参,如他所愿,这一年丹参喜获丰收,亩产值4000多元。2013年,他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通过土地流转把规模扩大到120多亩,这年年底纯收入10多万元。从一个两手空空的打工族,姚文智依靠种植中草药,在短短几年里,实现了脱贫致富,并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姚文智的成功经历,让一筹莫展的村两委看到了希望。这一年春节,乘着村民们回家过年的时候,村班子发动村里的党员,走家串户做工作,动员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种药。有了姚文智的成功经验,村里的党员带头,很多村民欣然放弃外出,决定返乡种药。

  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开启脱贫加速度

  华池县本身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本土中药材,具有先天的土壤气候优势。种药的成功尝试,使得随后两年时间内,刘家湾村超过一半的农户都不同面积地种植了中药材。但中药材种植对于传统农作物种植来说,技术要求高,是个精细活儿。要种好以前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中药材,对于很多村民来说,现有的种植技术远远不够。为了帮助村民尽快掌握种药技术,同时降低投资风险,2015年,村两委发动致富带头人党员姚文智、张智武等5名种药农民注册资金200万,成立了华池县俊益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又注册成立了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并吸纳了周边村镇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在刘家湾及周边村流转3500亩山地,1500亩川地。刘家湾村,以及邻近的杜右手村、五蛟村建成3个黄芪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500亩。在刘家湾村建成50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500亩黄芩种植基地。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及中苗繁育基地,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订单、收购协议,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同时争取市农技中心、县农业、发改、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50万元,新建了中药材大棚育苗基地,育苗大棚10座,聘请甘肃省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和市县科技人员长期进行田间指导。科学的种植,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加上适宜的土壤气候,合作社中药材长势良好,黄芪亩产达到800公斤,黄芩亩产700公斤,而每亩生产成本不到2500元。当年合作社种植中药材收入一举达到750万元,平均每位社员每年增收2万多元。合作社的成功尝试,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鼓了腰包,也让村两委坚定了信心。

  到2018年,入社会员已达到276户,在刘家湾村建成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1500亩,在五蛟村建成优质黄芪种植基地4000亩,带动5个村13个村民小组6个专业合作社935户群众参与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来,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启了加速度。

  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增效益

  种上了药材,成立了合作社和公司,仅仅依靠扩大规模是难以立足市场的,下一步又该如何发展?村两委班子带着村里的致富能人到处考察取经,答案是:发挥本地优势,优化中药材品种,做药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通过当地政府牵线搭桥,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和市、县农技人员定期到药田里手把手给大家教技术。采取“引进新品种+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的办法,先后引进中药材60多种,开展生产适应性鉴定及栽培模式、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等试验和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宜华池县种植的黄芪、黄芩、桔梗、金银花等药材20多种。总结出黄芪、黄芩、甘草三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对栽植、采收机械进行改造,研发生产了人工辅助栽药、挖药机械,提高了亩均效益。其中,金银花扦插育苗成活率由开始的20%多提升到现在的90%以上,示范成活率达到98%。在稳步发展黄芪、黄芩、金银花、柴胡、桔梗等优质中药材的基础上,驯化、繁种本县优质甘草、秦艽、麻黄、菊花、地骨皮、黄莲等药材,培育出了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华池本土中药材。与此同时,公司筹资179万元,购置了生产机械和设备,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和500平方米的种药储存库房,实现了中药材生产机械化。 

  2015年,公司申请注册了“陇东恒烽”牌商标,黄芪、金银花等药材通过质监部门检测达标,品质上乘。以“陇东恒烽”商标为主攻的金银花茶保健产品以悄然走进市场,深受消费者好评。村民们一边种药致富,一边学习技术,不仅挣了钱还一个个都成了种药专家。逐步实现了家家种药致富,户户种药发财。

  村企联合,三方共赢拔穷根

  为做大做强刘家湾中药材产业,刘家湾村委会将县政府支持发展产业的50万元资金,由村集体持股,投入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将刘家湾村的未来与公司牢牢绑在了一起。这笔资金用于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大规模,村集体每年可获得5.5万元保底分红,长久积贫积弱的村集体一步步发展壮大,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发展。此外,公司今年还通过世行贷款200万元,为110户入社贫困户配股,每户可实现增收3000元。此外,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中药材种植所需苗木、机械、技术,带动300户贫困户分散种植中药材1500亩,每亩剔除生产成本2500元,盈利由合作社和种植户各半分配。凡是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实现了土地流转增收、带头种植增收、务工增收、配股分红增收,公司、村集体、农户三方受益。

  合作社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了社员的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持股,村党员、干部、村民入股,村民则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土地流转合同,以及订单种植合同,刘家湾村乃至五蛟镇的命运紧紧的和公司连在了一起,休戚与共。支部联合作社、支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刘家湾村的未来因为公司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不仅刘家湾村,目前,在刘家湾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带动下,全县10个乡镇19个村已经新建了5个标准化黄芪、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了16个分社,18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白马、元城、五蛟、林镇、紫坊畔等乡镇的905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面积19000亩。每年与社员、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发展种植中药材1万多亩,近年来社员亩均产值达5000元以上,比种植普通农作物高出2到5倍。

  今年,公司与北京天士仁技贸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药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中药材制药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如今的刘家湾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气,村民们就地种药、打工,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以及分红等多种方式,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家家盖新房,户户买冰箱,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壮大的村集体经济发挥作用,修建了通村联组柏油路,新建了小广场,现代化村部以及功能齐全的农家书屋、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等,基础设施一步步完善,村民们闲暇时候还跳起了广场舞,焕然一新的刘家湾村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