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时政新闻

西北第二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落户武威

 2019/06/03/ 11:0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王占东 通讯员魏育国
微信图片_20190523153418.jpg

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设备一角

  每日甘肃网兰州5月23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 通讯员魏育国)记者从武威市气象局获悉,经过中国气象局批准,甘肃省也是西北地区第二个国家气候观象台正式落户武威。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将在中国气象局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基础上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能力,为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利用气候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据介绍,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将建成综合观测平台、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开放合作平台。针对流域森林、草地、绿洲、荒漠等立体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研究,有助于推动河西内陆流域水文学、气候学、荒漠生态学等学科研究发展。观象台的建设将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吸引国内外多部门、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参与上述学科领域的综合观测试验,积极开展开放共享,合作交流研究。

微信图片_20190523153428.jpg

科研人员正在开展观测与科研工作

  多年来,武威拥有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的优势条件。中国气象局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围绕流域国家粮食安全、祁连山生态治理保护、石羊河流域中部节水农业、农业结构调整、石羊河流域下游防沙治沙,开展生态气候资源观测试验研究并提供公众、决策气象服务。如对流域南部祁连山积雪、植被、水体的遥感监测,中部日光温室、酿酒葡萄、枸杞、红枣等特色产业观测服务,北部荒漠化人工定位监测及流域重点治理效果评估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效果。2018年,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市州唯一的生态遥感中心建设试点,现正申报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位于石羊河流域中游、腾格里沙漠西南缘。北部荒漠区连片范围约18万公顷,以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为主,土壤以流动风沙土为主,砂土、漏砂土亦较普遍。周边地貌属典型的荒漠景观,植被稀疏、矮小,由耐干旱、耐盐碱的荒漠旱生、超旱生植物组成。所在区域属于绿洲与沙漠之间的过渡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也是季风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与沙漠气候的共同影响区,多年降水量只有110-150m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

  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原站址位于武威市黄羊镇,当时为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1967年搬迁至武威市气象局合署办公,成为其直属事业单位。1982年调整为国家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观测站。2005年武威农试站成为中国气象局在全国首批建设的7个生态试点站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523153438.jpg

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设备一角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立体观测的国家级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站,也是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全面、系统地获取气候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的综合信息,是理解和认识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基础。

  早在2007年,中国气象局已选取内蒙古锡林浩特、安徽寿县、广东电白、云南大理、甘肃张掖等5个“气候代表性好、观测资料历史序列完整、观测场地等基础条件成熟”的观象台开展建设试点。

  目前,我国气候观象台已经有24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出发点,结合服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等需求,以现有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观测站等各类台站为基础拓展了气候观测能力,遵循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中每个区应至少建设一个的原则,由专家评估、优选而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