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汪美龄
清晨,在临泽县倪家营镇黄家湾村村道上,村民李培江正在清扫村道旁的垃圾。今年54岁的李培江,是黄家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去年开始他就成为一名村级护路员。
“年纪大了,加上我身体也不好,出门务工有困难,在村上从事公益岗位,每月工资500元,不仅有了收入,还照顾了家里。”提起就近就业岗位,李培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与李培江一样,同村的蒋万军是一名河道保洁员。2018年他的妻子患病不幸去世,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那段时间,蒋万军感觉自己的天都要塌了,村上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把他一家纳入了低保贫困户,为了方便他照顾小孩上学,同步落实了河道保洁员。
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到家庭,蒋万军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说,“人穷不是一辈子,只要勤快就有收获,日子会越过越好。”
在倪家营镇,通过就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全镇落实各类公益岗共计52人,户均每年增收6000余元,解决了一大批像李培江、蒋万军这样无法离乡的贫困户就业问题。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07日文县千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助农摘椒
- 2020年08月04日瓜州七墩乡:扶贫车间拓宽增收路
- 2020年07月31日【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增收致富引路人 武都马营镇东峪村第一书记秦志斌帮扶工作二三事
- 2020年07月22日武都区黄坪镇:产业扶贫“多点开花” 群众增收“钱”景广阔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