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农村公路网越织越密 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宕昌县农村公路建设综述

 2020/12/26/ 11:4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刘国庆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国庆)近5年来,宕昌县修建麻地坪至阴山沟等10条114.84公里联网路,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乡村快速告别山水阻隔,“行路难”渐成历史。

  据宕昌县交通运输局介绍,5年来,宕昌县把建好全县联网公路,作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之一,围绕旅游发展、产业振兴等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加速推进联网公路建设进度,先后实施完成麻地坪至阴山沟、葱坝至草坪等10条114.84公里联网路。在交通项目建设上,以普通干线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为交通大发展突破口,实施完成S209线共和至九寨沟公路八马梁至脚力铺、S329线略阳(陕西)至宕昌公路好梯至韩院两条普通省道改建项目,实现宕昌省道“零”的突破;建成宕昌首条一级公路宕昌至官鹅沟风景区(含鹅嫚沟延伸线)旅游公路,为官鹅沟景区全力打造5A景区提供了交通支撑;在抓好普通干线公路和旅游公路的同时,实施完成213项1073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项目,下大力气解决了麻地坪、柯门道等17个不易通公路建制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在全力实施好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时,把自然村硬化路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先后实施完成148个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497公里,全县1050个自然村中1036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完成108个行政村393公里村内巷道硬化;新建便民桥梁126座;完成8条127.4公里县乡公路、138条533公里通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伴随着农村路网越来越密,农村出行也越来越容易。宕昌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梦想变为现实。

  贫困地区的面貌因交通发生巨变。“交通靠走,运输靠人背马驮”曾是宕昌县兴化乡贫困山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相关单位、联乡领导、驻村干部指导帮助发展支柱产业,并为乡里修建了通村联户公路,过去交通不便,老百姓到县城办事来回至少得 12个小时,现在不到2个小时。 要致富先修路,农村联网路通了以后,村民养牛喂猪、卖药材、开网店、跑运输、建新房……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乡8个山区行政村人均收入从‘十二五’末的3000元左右,达到目前的6000多元” 兴化乡党委书记王炜说。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宕昌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重头工程来抓,积极构建内部路网,建设通村联户致富路。2016年,一条全长18公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宕昌至簸箕建制村通畅四级公路链接县城;2017年,宕昌县通北口至韩家山10公里的农村公路与各村民小组主干道全部接通连网;2018年,全长5.69公里的甘江头乡龚家沟村道路工程建成通车,户户门前都硬化了道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便捷的农村路网不仅让贫困山乡的特产走出大山,也让隐藏的美丽不再孤芳自赏。5年来,宕昌县累计建成1386.4公里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截至目前,全县25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100%;全县3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畅,通畅率100%;全县336个行政村中145个通客运班线,191个通建制村预约响应式客车。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大动脉,县乡道为枢纽,通村公路为补充的“四纵三横”交通网络体系,把农村山区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了一大批生态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生态旅游乡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力保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