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建军
金秋九月,成县51万亩核桃喜获丰收,陆续上市,为群众一年的辛劳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核桃卖钱了。陈争强 摄
走进成县镡河乡建村核桃种植园,一颗颗青绿浑圆的核桃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在精挑细选,忙着采摘、装运。硕果累累的核桃园与周边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整洁的村庄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在天地之间铺展开来。
种植大户张林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青皮核桃,由于管理科学,他家的核桃产量高、品质优,口感脆甜香嫩、营养价值高,早就被客商订购一空。说起收益,他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家有30多亩核桃地,今年青皮核桃价格高、产量高、销路畅,预计可以赚9万余元,效益很好。”
忙碌的核桃油生产线。 刘建军 摄
在成县,和张林一样的果农有3万多户,通过核桃种植走上增收致富路。成县种植核桃的历史悠久,先后获得“中国核桃之乡”“国家级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级核桃良种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六张国家级名片,核桃种植面积达51万亩,建成了11条万亩核桃林带,34个丰产示范园,200个核桃专业村,农民户均栽植核桃200株、人均50株。2023年预计核桃坚果产量4.16万吨,产值5.22亿元。
青皮核桃销售旺。蹇宝民 摄
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销售、精深加工等核桃产业链条的发展。成县先后发展核桃加工企业7家,核桃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40家,形成了“企业+电商+合作社”的营销体系。研发出了枣夹核桃、琥珀核桃、核桃油、核桃罐头、核桃酱等7大类系列产品2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核桃产业的发展还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特别是村里的中老年人,他们每到核桃收获的季节,都早出晚归、争分夺秒摘核桃,比着赛干活,谁都不想放弃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机会。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成县很多核桃大户变身核桃经纪人,他们种核桃、收核桃、为核桃树综合管护提供技术服务,从核桃产业里收获希望和梦想。崔小飞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我们除了种植好全村1800亩核桃外,合作社过去每年还要收购青皮核桃60多吨、核桃坚果70多吨,加工青皮核桃50多吨,由于今年青皮核桃价格高,预计收购将超过400吨,群众从核桃产业发展上能够获得稳定收益。同时,依托村民们掌握的核桃种植技术,推动技术型劳务输出,为周边区域乃至青海、四川、重庆等地区提供核桃品种改良、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水平。”
核桃专家查看核桃长势。刘建军 摄
近年来,成县始终坚持强化提升核桃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从核桃育种、栽培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治、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成县核桃品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推进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使成县核桃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产业。
“良种是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成县先后引入优质核桃品种100多个,在不同区域进行品种试验,通过对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优质、抗霜冻等方面进行观察试验,培育核桃新品种10个,确定了以清香、陇南15号、陇南755、香玲等为主的主栽品种。”成县核桃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胡永辉说。
依托大路沟核桃科技示范园,建成了良种采穗圃500亩,繁育圃100多亩,培育嫁接技术能手1000多名,通过“百万株核桃嫁接改良活动”,累计完成核桃嫁接600多万株,使成县核桃良种率达85%以上。同时,围绕核桃提质增效开展了园艺化管理技术的科技创新,先后在核桃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方面总结了十项管理技术,在县内广泛推广;与企业联合国内首创的“林木长效保护剂涂刷树干防虫”和“核桃专用硅谷肥”,在陇南各县核桃产区得到推广;探索出利用冷库保存青皮和鲜果核桃储存技术,有效延长了青皮核桃保鲜期达3个月,鲜果核桃保鲜期达6个月以上,延长了成县核桃鲜果上市期,为成县乃至陇南核桃园艺化栽培起到了科技支撑作用。
如今,成县核桃产业已成为强县富民、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成县核桃不但畅销国内,而且已成功向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家出口,实现了成县核桃出口新突破。”成县电商中心主任成金洋自豪地说。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