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宕昌兴化乡:向撂荒地要效益 千亩燕麦喜开镰

 2023/09/05/ 17:5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刘国庆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国庆)9月1日,位于高寒山区的宕昌县兴化乡柴家庄千亩燕麦正式开镰收割,沉甸甸的麦穗“变身”金灿灿的颗粒,农户们正忙碌地穿梭田间,尽享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秋收播种好时节,柴家庄村里连片耕地里饱满的燕麦铺满麦床,浓郁的麦香弥漫乡野,而两年前这里还是荒草丛生的撂荒地。

IMG_20230901_140118.jpg

  近年来,宕昌县兴化乡立足实际,瞄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力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向撂荒地要效益,促进撂荒地重现生机。

  “在撂荒地整治中,我村结合田间道路、产业路配套建设,让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通了,地平了、宽了,撂荒地也得到全部复垦。如今有了方便宽敞的大路,村民们愿意上山务农了,就连农用车、旋耕机也能直接开到山上的地里了。兴化乡珍桌子合作社负责人杨雪勤说。

IMG_20230901_140203.jpg

  “我乡立足草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筹措资金,对相对集中的撂荒地进行土地流转,实施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因地制宜种植粮经作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这几天,柴家庄村马槽沟的1000亩燕麦,郭家庄村、常家庄村的油菜,珍卓子村的小麦正在紧张抢收中。兴化乡党委书记韩立宏介绍道。

  今年,兴化乡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构建多元增收产业体系,推动撂荒地变成“致富田”,让“沉睡”土地焕发出活力,保障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目前,兴化乡治理撂荒地3400亩,药材、燕麦、油菜、小麦、玉米、艾草等产业稳步推进,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效益明显。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