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玉门赤金镇:致富路上“韭”飘香

 2023/09/05/ 18:04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陶智娟 郭晋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陶智娟 郭晋良 

  “韭”香飘飘,“花”开致富,在玉门市赤金镇长山岭乡村振兴韭菜种植孵化基地里,韭菜花正随风摇曳,向阳而开。得益于赤金镇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本土培育的“韭王子、韭仙子”不仅品相好、口感佳、色泽亮、销路好,结出的韭菜花也因其独特的“鲜香”口感备受群众喜爱。今年,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做足做好韭菜精加工文章,赤金镇与内蒙古草原红太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落地韭花酱加工厂1座,如今“小韭菜”已转变为富民“大产业”。

玉门市赤金镇韭菜种植基地.png

  玉门市赤金镇韭菜种植基地。

  一大早走进赤金镇韭花酱加工厂房内,前来售卖韭菜花的村民脸上个个洋溢着笑容,依次等待验货、称重、售卖。村民邢红平说:“以前收韭菜花的贩子少得很,不好卖。今年大家都来厂里卖,这不,我一早就摘好韭菜花,骑着电动三轮车几分钟就送过来了,称了重就能算账拿钱了。我家的韭菜花今年长势好,成色品相好,现在每公斤能卖5块钱,卖韭菜花每亩地能增加收入1000多块钱。”

  赤金镇韭花酱加工厂负责人李江波介绍:“经过筛选机、切割机、清洗机、过滤机、打浆机等一道道工序处理后制成的韭花酱成品将远销外省。预计本年度可收购韭菜花1500吨,生产加工销售韭花酱1800吨,带动全镇村民增收660万元。”

玉门市赤金镇韭花酱加工厂工人机械化作业.png

  玉门市赤金镇韭花酱加工厂工人机械化作业。

  一畦春韭绿,一段致富事。赤金镇韭菜种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韭菜种植经历了从“一代棚、低效棚”到高效节能温室的发展之路;从“卖菜难”到不愁销路的发展之路;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的发展之路;从粗放经营到品牌经营的发展之路,随着韭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赤金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017年被国标委列为“国家韭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2018年赤金韭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和“中国韭菜之乡”荣誉。

玉门市赤金镇温室韭菜.png

  玉门市赤金镇温室韭菜。

  近年来,赤金镇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高质量推动韭菜产业发展,围绕提品质、打品牌、拓市场、扩规模、延链条的发展思路,加强土地规划,提升资源利用,今年新建日光温室30座100亩。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建成日光温室7742座1.6万亩,户均达到2座增收棚,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来自日光温室产业。

  “我们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增强赤金韭菜及附属产品的市场份额、品质优势、利润空间,打造辐射全国的韭菜交易市场、附属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物流交易中心,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韭菜之乡’。”谈及未来的发展,赤金镇副镇长朱建军信心满满地说。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