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聚焦“小菌菇” 焕发新“蘑”力 两当县左家乡食用菌产业越做越大

 2024/03/13/ 17: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王雪梅
图片2.jpg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雪梅

  春光明媚,漫步在春意盎然的两当县左家乡大地,每一处菌业发展都令人欢欣鼓舞,每一地发展都令人倍感振奋。

  放眼望去,各食用菌基地产业蒸蒸日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食用菌特色产业浇灌出富足的花朵,群众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幅百姓安居乐业、产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左家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多措并举,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发展精细食用菌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设施农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左家乡从“一个菇”发力,从“一个棚”出发,大力发展以架子菇、智能养菌室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模式也由“一棚一菌”发展为“一棚两菇”,不断扩大设施食用菌产业规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推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切实让科技养菌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图片1.jpg

  走进黄波菌业的智能养菌室内,一排排养菌的架子整齐摆放,一个个菌棒实行集中养菌,系统能自动检测养菌室温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参数,每一个电气设备均能根据需要阶段式开启,利用大数据精准管理,全面加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有效缩短养菌时间,增加养菌质效,持续推动食用菌提档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在权坪村羊肚菌生产基地,一座座羊肚菌种植大棚规划整齐。走进大棚,放眼望去,土壤表面到处遍布着菌丝,像一张张供应养分的网,等待“吸”饱养分完成细胞分化,在人们看不见的土壤里“结”成菌核,破土生长,成熟待摘……

  合作社负责人殷彦军一大早便在食用菌大棚内忙碌着。“我的基地占地20亩,建有食用菌种植大棚22座,大棚主要种植了15亩羊肚菌,今年首次探索尝试采用层架式方法栽培羊肚菌,可以有效解决羊肚菌栽培土地重茬连作障碍,也减少了覆土可能带来的杂菌和病虫害污染。羊肚菌采摘完,还计划种植香菇10万袋,种植木耳2万袋。我们经过一年的劳作,实现‘一地多收’,一年下来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殷彦军说道。

图片3.jpg

  为持续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加快打造“集群成链”“抱团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23年5月,招商引进德源菌科技有限公司,拟建成一处集技术研发、菌种繁育、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仓储于一体的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乡村产业发展组织,实现从“一产种植”到带动农民“接二连三”的三产融合发展的目标。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计划4月份完工。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左家乡将继续精心谋划,科学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把推进产业振兴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县“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模式,做强基础产业、做优特色产业,不断强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带领群众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