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咱走上致富路

 2024/06/21/ 09:59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朱强 熊瑛

  红丰专业农民合作社社员合影。景红斌供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强 熊瑛

  说起灵台县上良镇旧集村的红丰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就有说不完的话。曾经,村子里的经济较为落后,大家的生活也较为拮据。然而有了红丰合作社,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合作社不但为村民搭建了学习果园管理技能的平台,还为大家提供农机、农药、苹果销售等服务。如今,村民们跟着合作社的脚步,正一步步走向富裕,红丰合作社也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依靠。

  眼下正值果园管理的关键季节。走进旧集村曹军福的果园,笔者看到,十多名群众穿梭在枝叶茂盛的果树间,进行果树套袋。曹军福是红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经营着四十亩果园。他告诉笔者,在种植果树的这些年里,红丰合作社为社员与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景红斌是个能干人!不但自己果树种得好,还一直给我们果农想办法、解难题。定期为大家培训务果技术,提供销售信息,储存苹果。我们都很信赖他,村上好多果农都加入了合作社。”旧集村果农曹军福笑着说。

  景红斌是红丰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始终秉承退伍不褪色的初心使命,务果园、建冷库、兴办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果产业,是群众口中的“致富头雁”。

  “2013年,正定植果树着哩,咱们好些群众由于缺乏对果产业发展的信心,定植工作也推动得较慢。种植苹果树是快速带动群众增收的好事,再加上我那时候也正想着种果树,于是就带头承包了80亩地,分三期把果园建起来了。同年创办了‘红丰’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景红斌说。

  为把果园管理好,雷厉风行的景红斌一头扎进各类涉果类的技术书籍里。从追肥、拉枝,再到疏花、疏果,他系统地学习了苹果树的生长特性。遇到书本上不能理解的问题时,他就积极登门拜访县果业办的专家,并与合作社社员多次去周边县区学习观摩,在他和社员们的努力下,果园相继开始挂果见利。

  帮群众把果园做好,还要帮村民把苹果卖好。2017年,由于苹果市场不景气,果农的苹果开始滞销。上门采购的客商刻意把苹果收购价钱一压再压。社员们对果产业发展刚刚产生的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这一切,景红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他决定建立一座气调库来延长果品贮藏时间,降低果实腐烂率,缓解苹果集中上市导致的价格下降问题。

  当年,他筹措资金建成1800吨果蔬气调库一座。并按高于客商采购价的价格收购了果农滞销的苹果进行储存。气调库的建成不但帮助了果农,还让合作社从中获取了一定利润。

  如今,红丰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到292人,果园面积达到了1200亩。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统一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包装销售,成为了服务当地苹果产业发展,致力于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一股中坚力量。合作社也先后获得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县级果产业发展示范户等荣誉称号。

  红丰合作社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旧集村果产业发展的道路,也让村民们看到了富裕的希望,相信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旧集村的果产业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