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循环利用 高效低排 凉州区打造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

 2024/08/13/ 10:32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张洋铭 何天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洋铭 何天泽

  近年来,凉州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节能减排作为农村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农业资源与农业产品之间的再生循环,有效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秋日,走进武威中盛利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凉州区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韩佐站,只见两座高大的半地下式一体化厌氧发酵罐矗立在厂区中央,经过厌氧发酵技术,原本可能污染环境的畜禽粪污、秸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沼液和沼渣等清洁资源,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农村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凉州区区域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韩佐站处理罐容积4000立方米,站点实现了以畜禽粪污为主,秸秆、尾菜、厕所污水、餐厨垃圾、屠宰废水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为辅的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理量6万吨/年,年产沼液4.5万吨,沼渣5000吨,日产沼气4370方,年产沼气160万方。”武威中盛利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肥料推广部部长司旭介绍道。

  武威中盛利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及养殖废弃物处理、沼气生产与销售、沼肥推广利用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新能源、新农业运营企业。2024年,公司围绕已建成的凉州区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韩佐站打造循环利用——高效低排为特色的绿色低碳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分为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绿色清洁能源应用示范、万亩数字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模式示范四个板块。

  沼气可用于发电或供热,沼液和沼渣则可以制成有机肥料。这样“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在韩佐镇高标准农田示范种植区,昔日的零碎地、撂荒地蝶变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通过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将周边的菌棒废料、畜禽粪污、尾菜秸秆、餐厨垃圾等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再通过沼液还田沼渣制作有机肥等方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柏浩博告诉笔者:“按照中国农业大学与新融环能合作意向,流转土地1260亩,主要种植玉米,其中22亩由中国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开展农牧交错带粮饲区干旱频发、风蚀水蚀严重、土壤肥力低等问题的试验研究;剩余1238亩紧密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提升和农药化肥‘双减’试验示范项目,规划设置玉米10个利用沼肥追肥的不同施肥梯度水肥一体化实践种植示范区域,为沼肥还田及当地种养产业循环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同时,该基地在韩佐镇头畦村已建好的集中居住点铺设沼气管网,以多元化使用路径,打造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示范先行村。

  武威中盛利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肥料推广部部长司旭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00余户居民生活用气、一家镇区企业、三家乡村振兴公司、十多家商户的生产、生活用气,日均供气量达到1000立方米以上;除站点自用外,其余沼气可通过发电机组实现发电并网,年可发电400万千瓦时。”

  据悉,通过大田沼液肥施用、土壤有机质提升、清洁能源供应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凉州区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韩佐站年可实现减碳排放2.1万吨。通过对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所产生的沼液消纳将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为纽带,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户“以废换肥”,实现区域的资源循环和生态平衡,打造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