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让老百姓做政策“明白人”——礼县扶贫夜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纪实

 2020/11/03/ 16:45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田瑞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田瑞萍

  礼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建设工作中,立足县情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整合各方资源,在全县各村以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等“十讲”为主要内容,开办扶贫夜校。一年多来,礼县各村已开办扶贫夜校49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到16万余人。扶贫夜校已在全县遍地开花,实现了“一校多能”的效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探索了新路径,实现了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政策宣传,让群众成为明白人

  在礼县崖城镇草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来自礼县总工会的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韩丽娟正在为群众宣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章节。韩丽娟表示:“现在正是脱贫攻坚的最关键时期,群众脱贫干劲和脱贫信心都空前高涨,我们在扶贫夜校工作中,加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以改变群众思想、提升群众文明意识为抓手,将决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

  礼县在扶贫夜校开办过程中,充分利用群众农闲时间,集中开展群众课堂,给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讲群众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政策法律法规,让群众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明白人,成为知法用法的守法公民。同样,夜校还适时宣传党和政府的“美丽乡村”战略,净化乡村社会秩序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积极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道德宣讲,让群众成为文明人

  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也发挥着全县农村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的载体功能。夜校以村为单位,充分整合利用新乡贤、先进典型、“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等乡土人才资源,充实师资力量,开展道德讲堂、红色讲堂、文明讲堂、生态讲堂、爱卫讲堂、移风易俗讲堂等课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感恩教育、美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和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倡导敬老孝亲、帮贫济困、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五星级文明户、脱贫致富模范户、好婆婆、好儿媳等讲感受、讲故事活动,发挥广泛的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民主议事,实现“村里的事由群众评议决定”,特殊事情由乡贤参与村委决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防火常识的宣传教育,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和行动自觉;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和“巾帼共建美丽家园”等活动,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乡村;开展安全生产生活常识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乡村风气日趋向好,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扶贫夜校,现在群众家的庭院厨厕都比以前干净了,婆媳邻里吵架的少了,尤其是移风易俗的宣讲,村里彩礼钱减少了,农村青年结婚不欠债,大家高高兴兴劳动致富奔小康。”雷坝镇祁谢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田齐平对扶贫夜校移风易俗宣讲的作用深有感触。

  推广技术,让群众成为农专家

  礼县扶贫夜校不仅是宣传政策的讲堂,也为推广农业技术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礼县王坝镇山青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里,该村第一书记王睿强正在给村民教授黑木耳种植技术。今年山青村试种的5亩黑木耳获得了大丰收,为了进一步推广黑木耳种植技术,扩大黑木耳种植面积,王睿强利用近日多雨,群众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的空余时间,将扶贫夜校开到了田间地头,带领群众在种植基地里,系统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

  扶贫夜校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村根据本村产业发展需要,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适时聘请县乡农业技术专家,种植、养殖大户集中或一对一讲授种植养殖技术,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高了群众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广大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收集民意,让群众说出心里话

  “我们村的川坝地上的田间路需要进行加宽硬化,现在的土路一下雨菜就运不出去了。”蔬菜种植产业村雷坝镇关西村的村民在扶贫夜校上提出了要求,该村驻村帮扶队对群众意见进行整理并实地调研后,向镇党委及派出单位作了汇报衔接,两个月后,一条长500多米、宽2.5米宽的产业路完成拓宽硬化。

  礼县是劳务大县,由于部分群众经常在外务工对各项惠农政策掌握、理解不透彻,造成个别群众对当地组织不满意,在扶贫夜校开办后,专门针对这类情况开设群众交流课堂,让群众畅所欲言、提出要求。根据群众所提意见和要求,进行现场解答,对不能解答的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由帮扶队积极汇报上级党委政府并衔接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答疑办理。

  由于礼县扶贫夜校有效发挥了倾听群众心声、收集民意的“窗口”功能,群众在扶贫夜校畅所欲言,村“两委”班子直面问题,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目前,群众无论有什么事,都会在扶贫夜校座谈会上说,以讨论会的形式让村民提建议、意见,镇村干部及时“把脉”民众的“疑难杂症”,疏导情绪。今年以来,礼县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和谐了,信访案件明显减少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