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扶贫一线写青春——记宕昌县临江铺镇郭家湾村第一书记罗瑞斌

 2020/10/21/ 22:49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刘辉 刘国庆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辉 刘国庆

  深秋时节,从甘肃宕昌县城向东出发,在山路十八湾行驶40多分钟,就来到半山腰的临江铺镇郭家湾村。

  见到罗瑞斌,他正忙着和驻村工作队员们一起指挥装载机抢修作业,清理进村公路山体塌方,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儿”形象映入眼帘。

  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罗瑞斌,年轻人,很能干。在公路段机关,他是212国道保畅通的技术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是同党员群众联手找“病根”、挖“穷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公路系统派驻贫困村工作的第一书记,他们用脚踏实地的干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今年8月6日以来,宕昌县连续遭受强降雨天气,导致普通省道及多条县乡村公路中断,桥梁损毁,交通基础设施整体严重受损。临江铺镇郭家湾村不同程度受灾。

  “罗瑞斌第一时间协调帮扶单位县公路段领导支持,调运来了大型装载机,带领村班子和帮扶团队员们对多处公路上的落石、堆积的泥砂、沿线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安全疏导过往的私家车、客车,农产品货运车顺利通行。”郭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郭珍宝说。

  铆足“一股劲” 拔除穷困“一条根”

  罗瑞斌出生于1992年,中共党员,宕昌公路段职工,2017年9月被单位选派到临江铺镇郭家湾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郭家湾村共有4个自然村,建档立卡户70户292人,历年累计脱贫56户246人,剩余贫困人口14户46人,是全省脱贫攻坚国务院挂牌督战村之一。集体收入没有保障,产业基础薄弱,村庄脏乱差,一些贫困户总觉得心里没底气,生活平平。

  听说新来的第一书记是“90后”,有人说他是来镀金的,有人断定他吃不了苦,留不下来。这给本就不太熟悉农村工作的罗瑞斌很大压力。

  “别看我年纪小,但我在农村长大,而且我不娇气,一定要为村里干点儿啥,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罗瑞斌言语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压力变行动,上任第一天,罗瑞斌挨家挨户走访入户,与贫困户聊天,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几天后,全村70个贫困户的情况他都了然于心,一个个帮扶措施“新鲜出炉”。

  谋产业、找出路。罗瑞斌刻苦学习种植、养殖技术,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培育村合作社加入扶贫事业,在他的努力下,庭院种植、养殖为贫困户增加了新收入。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郭家湾村党支部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大力培育黑猪、蜜蜂养殖、油菜种植等“五小产业”,激发当地群众内生动力,为脱贫致富“造血”。

  罗瑞斌说:“郭家湾村光照充足,林草丰富,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村支书郭珍宝告诉笔者,黑猪养殖业是当地农村经济中的一个传统骨干项目,具有突出优势,群众有认知基础优势。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创办起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郭家湾村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段时间受疫情市场影响,销售的问题又摆在眼前,罗瑞斌结合当下的电商、直播等销售模式,并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的方式,扩散销售黑猪的广告信息,拓宽黑猪肉的销售渠道。一下子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只要销售不成问题,我们养猪就有了信心。”郭珍宝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9年,合作社出栏黑猪43头,创收入16.3万元,带动贫困户70户,2019年年底实现分红8.44万元,现存栏38头,并利用省农行帮扶的15万元资金计划购买猪仔100头,壮大规模,提高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黑猪养殖的积极性。

  郭家湾村今年还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畜禽、林果、劳务”主导产业和中药材、油菜籽等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增收。

  这两天,郭家湾村油菜籽示范种植基地一片金黄,对于一社贫困户赵唐叶来说,油菜种植基地承载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她都在田垄间精心侍弄,如今,金黄色的菜籽花随风摇曳,长势喜人。

  赵唐叶说:“自油菜种植基地建成后,我便在这里打零活赚钱,丰收后还能得到产业分红,这都得感谢罗书记啊!为了提高油菜产量,他可没少花费心思,查看油菜长势,你们看看现在长得多好!”

  赵唐叶所在的郭家湾村,2018年,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订单+电商”的经营模式,吸纳 70户贫困群众入股资金123.75万元,新发展无公害油菜示范种植基地280亩。

  镇党委书记韩永强介绍,罗瑞斌是个多面手,田秀才,热心人,经常邀请科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入股贫困户面对面、手拉手传经送宝,指导种植、养殖农业实用技术,如今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目标,让困难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干劲。目前,郭家湾村共养殖黑猪38头,中华蜂95箱,扩大村办合作社养殖规模,争取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扶持资金15万元,于7月份从礼县新购入猪仔100头。流转村内280亩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在原有种植大果榛子的基础上,实施油菜籽、蔓菁等油料套种项目,分两季种植,春季种植油菜籽,收割后种植冬蔓菁。中国农业银行还帮助郭家湾村小额信贷共计42户210万元,帮助其中符合条件的39户进行了续贷,有效支持农户发展生产经营,壮大“五小产业”。通过增加产业规模,扩大村集体经济当年收入达5万元。

  捧出“一颗心” 奉献群众“一腔爱”

  驻村两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远离城市,亲近泥土,把青春绽放在贫困户的笑脸上。驻村生活让罗瑞斌摸索出心得,与百姓拉近距离的最好办法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将心比心才能以心交心。两年多来,他和村民走过了“磨合期”,贫困户有困难都愿意找他来唠唠。

  “小罗又来了,赶快进屋坐!”看到“老熟人”到来,69岁五保户郭金顺热情地迎上来。

  郭金顺与患病的老伴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罗瑞斌为他提供了10只鸡雏,鼓励他发展庭院经济,眼下,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土鸡蛋和肉土鸡也可以卖了,罗瑞斌有空便会“上门取货”。郭金顺逢人便说:“小罗这孩子真不错,隔三差五就来家里帮干活儿,还负责卖家里的农产品,太感谢他了!”

  “午饭吃了没有”“罗书记到我家坐会儿啊”……采访中,经常会有村民主动上前与罗瑞斌打招呼,亲切感满满。

  望着罗瑞斌路过家门口,二社贫困户戚三山迫不及待地将他领到院子里兴奋地说:“年前你们帮我家出售黑猪收入了6000元。罗书记你看,最近我养殖的仔猪又长这么大了,家里还维修了房子,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大娘,腿好点儿没,给你送止疼药来了。”在贫困户杜何翠家,罗瑞斌细心地询问老两口身体情况,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声音哽咽,止不住地说着谢谢。

  在郭家湾村,像这样发生在罗瑞斌和贫困户之间的暖心事还有很多,像一股股暖流浸润百姓心田……

  走进郭家湾村,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马头山下,是一处处整齐划一的大瓦房、小二层……这一切都传递着这个小山村的变化。

  脱贫攻坚抓“里子”的同时,更注重“面子”。郭家庄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居环境差,村容村貌不整洁,刚到村里时,4个自然村垃圾乱倒,圈舍和厕所未全面改造,对此,他暗下决心,结合拆违治乱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解决视觉贫困突出问题。加大郭家湾村拆危治乱力度,实现危旧房屋清零。组织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天打扫1次村内道路卫生,每月清运1次垃圾,郭家湾村共落实卫生厕所改造56户,截至目前已完工56座,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宕昌县公路段驻郭家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临江铺镇党委安排部署,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郭家庄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年来,帮扶单位先后投入10多万元,修公路、育产业、送温暖,给贫困户购买鸡苗1000只,修建垃圾池5个,硬化插花式安置点庭院和道路 500平方米,清理进村公路塌方30多次,为帮扶村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每年“六一”节,春节期间,对学校留守儿童,贫困群众都要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品。使贫困家庭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郭家湾村以庭院美、厨厕美、身心美为目标,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经常组织公益岗人员开展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并结合“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运行,实行积分制考核,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发放积分物品,引导群众不断提高爱护环境的意识。

  “扶贫工作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这是90后的罗瑞斌认准的一个理。因此,罗瑞斌从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入手,通过建强支部引领、干部驻村联户、群众主体驱动等多项措施,使村党组织和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经过两年的努力,郭家湾村变样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平整水泥路,接通了99户群众的自来水,修建了集中供水点4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户,由帮扶单位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出资修建的“爱心桥”已正式竣工通车,70户292人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病管理服务做到了“应签尽签”,彻底解决了乡亲们的四个“老大难”——出行难、用水难、就医难、住房难。

  昔日乡村换新颜。通过清理陈年垃圾、清理河滩沟渠、清理禽畜粪污、改变厨厕卫生,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昔日又脏又乱的村子变成了如今又绿又美的幸福村。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百姓可期。罗瑞斌表示,今后他要逐步将驻村扶贫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谋划乡村振兴新景,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产业更旺,努力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