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徽县庙坪村的时代印迹

 2021/06/02/ 20:5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杨丽君

徽县江峡洞天公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丽君

  长河流淌,斗转星移。这里有几千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存,也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足迹;这里有幽静深邃的古寺洞窟,也有叹为观止的江峡“挂壁公路”。这里便是位于徽县永宁河畔的一个小村落——柳林镇庙坪村。

(一)

  蓦然几千载,回首望古今。位于庙坪村甘沟社的四坪山顶上的甘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存,距今有7000—4000多年历史。这里出土的器物有陶鬲、陶豆、陶罐、陶盆等。有细陶和夹砂陶两种,陶色红中泛黄,有蓝纹、绳纹、划纹、印纹等纹饰。

  1936年9月17日至10月7日,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徽县境内活动21天。红军在进驻、撤离徽县时,两次经过柳林,并在庙坪村的韩湾社(现王坪社)分师、会合。

  1946年8月,王震南下支队北返延安途经庙坪村。

  上世纪70年代,当地干部群众历时七年时间,历经千难万险,用钢钎、大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之路——江峡洞天挂壁公路。一直到2014年,人们将这条原本是沙石路面的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

  进入新时代,庙坪儿女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诗意地栖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世世代代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谱写着庙坪村的历史发展,截至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二)

  “收入稳定,家里也能照顾上。”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庙坪村的徽县龙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做工的村民李映香告诉笔者,自己每天平均有近百元的收入,完全能够补贴家用。

  笔者看到,十几个妇女正在大棚里起辣椒苗,她们和李映香一样,大多为留守妇女,既方便了挣钱还能照顾到家里。

  龙飞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负责人刘龙飞对蔬菜种植市场进行了多方考察,最终于2015年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订单辣椒种植,当年销售额达90余万元,取得了“开门红”。

  几年来,合作社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建设了蔬菜钢架大棚、蔬菜保鲜库和全自动日光温室大棚等。

  “趁着东西协作机遇,2018年底,合作社与山东绿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辣椒种植合同1100余亩。”刘龙飞说,合作社于2019年在柳林镇全镇推广种植辣椒,年底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去年以来,合作社又开始在全县牵头发展订单辣椒10000余亩,带动贫困户发展订单辣椒1200余亩,向全镇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16.2万元。刘龙飞介绍,今年,合作社还承担了柳林镇订单辣椒2200亩育苗任务,现已基本完成,目前计划发展辣椒制种、白菜制种等。

(三)

  近日,笔者来到庙坪村的田间地头,一块块生姜地生机勃勃。

  生姜产量高、销量好、见效快。近年来,徽县柳林镇德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试种,逐一破解了技术、贮存等方面的难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凸显。

  “试种成功后,2020年,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一方面吸纳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入股,一方面与农户建立供种、栽培、肥料、防治病虫害、采收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带动全镇发展生姜435亩,带动贫困户务工65人。”合作社负责人王德有介绍。

  据了解,去年合作社共兑付劳务收入166.5万元,土地入股分红18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分红3.9万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集生姜试种、种植、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柳林镇瞄准生姜市场‘钱景’,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引领和规模化经营作用,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入股配股、带动农户种植等多种方式,努力将生姜产业培育成为助农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柳林镇党委副书记许文涛介绍。

  据介绍,今年柳林镇计划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生姜500亩,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实现劳务收入180余万元。与此同时,合作社计划新吸纳2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入股,惠及更多贫困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