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生态文明

灵台:打好水土保持“组合拳” 谱写绿水青山新篇章

 2023/11/28/ 17:47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朱强 熊瑛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强 熊瑛

  冬日,在灵台县朝那镇东庄沟塬面保护工程现场,笔者看到一台台回填的坡面一直延伸到了沟底,用于保持水土的砖封沟埂和林带已经完成了修建和栽植,被新建的地边埂围着的麦田上,麦苗焕发着勃勃生机,治理后的墹地又成了良田。

尾水消力池建设现场 县水保站供图.png

  尾水消力池建设现场。县水保站供图

  近年来,灵台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项目布局,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产业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生态项目,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为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什字梁咀沟治理后场景  县水保站供图.jpg

  什字梁咀沟治理后场景。县水保站供图

  灵台县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山大塬广,塬沟相间,部分沟头直接嵌入镇村、公路和农田,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沟头滑塌和塬面萎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瓶颈”。为打破这一桎梏,该县转换治理思路,从传统的沟道、山坡治理向塬面、村庄迈进,绿化苗木由本土适生树种向常青风景树种替换;零星布点向区域治理整体推进;水保单一治理向多方协同治理转换。一套组合拳下来,“大水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几年,水保项目实施中,我们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对沟道侵蚀严重危及公路、村庄安全的区域布设塬面保护工程。同时,我们把邵寨煤矿煤矸石处理难、S28高速公路弃土消纳难等问题与塬面保护工程紧密结合、同步实施,既很好地服务了企业,又能快速推进水保项目实施进度。”灵台县水保站站长朱祺介绍说。

上良西门沟治理后场景 县水保站供图.jpg

  上良西门沟治理后场景。县水保站供图

  今年,灵台县按照“连点成线”的项目布局思路,先后沿灵千公路集中布设5处塬面保护项目,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2200亩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一次性列项改造,聚集全县中医康养产业链和“针灸小镇”建设,在独店镇实施了北部塬区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同时,围绕国省重大项目邵寨煤矿开发、S28高速公路建设,论证储备了干槐树水保综合治理及生态文旅示范区、S28弃土塬面保护项目2处。共保护塬面28.57平方公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整修梯田148公顷,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新增梯田300亩,年内治理水土流失30.25平方公里。整修梯田4570亩,保护塬面6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6.43%。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