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宕昌: 药材“晒”出好丰景 产业集群强引擎

 2023/11/28/ 08:52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刘国庆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国庆

  初冬时节,在素有“千年药乡”美誉的宕昌县,万亩拉路梁梯田间的中药材散发着泥土芳香,引来一个个重大项目落户,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宕昌县中药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壮大,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宽广,中药材的吸引力拉动了乡村振兴的阔步迈进。

IMG_20231126_092515.jpg

  这几天,在哈达铺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药材飘香,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从街头巷尾到药材交易市场,挖药、晾晒、分拣、加工、交易……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种植加工,在哈达铺镇、理川镇一直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走进哈达铺华昌药材城中药材晾晒场,到处堆放、晾晒着中药材,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药香。药农们正忙着晾晒、加工中药材。

IMG_20231126_092601.jpg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是四季产业,不仅在农忙时节需要大量人工,在农闲时节加工也需要不少人力。不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受益,也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哈达铺镇力藏村农民李刘桃、冉合彩、李玉霞常年在中药材产业园整理加工药材,每月能拿到3800元左右的工资,从一名家庭妇女变身上班族,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出门挣钱,让她们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宕昌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下延区,黄土高原延伸地带与西秦岭余脉延伸交错区的岷迭山地,已查明的药材有690多种。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

IMG_20231126_092708.jpg

  庞家乡竜哈村成立鑫民源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托管农民土地130亩,大力发展当归、黄芪、大黄中药材产业,全程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良种繁育、劳务协作、就业帮扶、生产销售等服务,助力农户增收,合作社年均发放农民工报酬50多万元。截至目前,庞家乡在大牌梁建成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点2300亩,拉路梁中药材标准化示范点700亩,大庄村中药材育苗基地300亩,庄子、竜哈、松扎、塔尔、拉路5个村建设饲草料种植基地1000亩。

IMG_20231126_092819.jpg

  理川镇充分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黄芪、红芪、当归、大黄等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产值逐年递增,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理川镇农民刘家强是六合合作社负责人,多年来,以收购、加工、销售中药材为主,眼下,他和药农们正忙着对中药材进行分拣、晾晒、加工。今年,合作社共计收购红芪、黄芪、党参300吨,其中收购鲜红芪180吨,每公斤20元;收购鲜黄芪110吨,每公斤7元;收购党参(干货)10吨,每公斤130元。预计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IMG_20231126_093317.jpg

  今年以来,理川镇优化药材种植布局,在全镇引导农户规模种植,集中连片建成中药材基地。丰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伍忠介绍:“我们以中药材饮片的产销为主,今年共收购鲜黄芪240吨,平均每公斤7元;鲜红芪300吨,每公斤15元;鲜党参65吨,每公斤30元。预计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理川镇市场物业管理负责人徐国强介绍:“中药材交易市场现有药材收购大户58户,主要以收购黄芪、红芪、大黄、当归、党参、地榆、羌活等多种中药材为主。目前,各类中药材正处于收购阶段,市场内每天交易中药材数量达五百多吨,晾晒的各类中药材达1000多吨。

  2023年,宕昌县重点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政企合作项目用地及租赁费用减免、中药材精深加工设备购置、中药材产业技术推广示范、入园企业带动就业等奖励措施作了调整优化,真心实意为企业量身定做一系列“政策套餐”,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暨首届黄芪产业发展交流会、宕昌县工业集中区政企银对接座谈会、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推进会暨操作系统培训等活动,引进入园企业(合作社)171家,65吨中药材出口台湾地区,创汇360万元,实现了宕昌县中药材产品直接出口“零突破”,园区交易6.1万吨,奖补720万元,交易金额近20亿元。

  自全省“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宕昌县紧盯招商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严格督导检查,强化考核奖惩,有力推动中药材招引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附加值;总投资1.5亿元的园区高标准设施优质种苗繁育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中药材创新供应链开发项目于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的康牧草药饲料厂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宣抚堂中医药制药厂一期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

  宕昌中药材产业正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跨越,“药材好”的优势正加速释放,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