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清水县构建“康养+”劳务品牌矩阵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4/25/ 17:2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徐振华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徐振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天水市清水县创新探索“技能+品牌+产业”三位一体技能培训模式,精心构建起以“清水康养师”为核心、“上邽焊工”“秦婷家政”等N个特色劳务品牌协同发展的“1+N”劳务品牌矩阵,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铺就坚实的致富之路。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累计培育1个省级劳务品牌、6个市级劳务品牌;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达2.56万人次,带动2.1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成绩斐然。

  双轮驱动,凝聚发展合力

  清水县创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工作机制,整合人社、教育、卫健等12个部门的优质资源,全力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训体系。依托天津市河北区对口帮扶的有利契机,建成“技能培训+职业认证+定向输送”全链条服务平台,成功打造出覆盖康养服务、装备制造、现代家政等多个领域的劳务品牌集群。过去三年,累计投入各类培训补助资金1446万元,其中832万元专门用于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为困难群体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三维赋能,锻造硬核技能

  在人才培养方面,清水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业协会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精准把握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建立“岗位需求库”与“技能图谱”,并结合培训对象就业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创新推行“理论授课+情景模拟+现场实操”教学模式,让学员真正掌握实用技能。

  同时,实施“三年万人康养人才培训计划”,构建起“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人才培养链条。目前,已累计培育高级康养师38人、中级康养师753人、初级康养师5610人,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类就业生态圈,拓宽就业渠道

  在就业保障上,清水县积极构建多元化就业生态圈。与天津市河北区签订《东西部劳务协作战略协议》,建立“岗位定制-定向输送-跟踪服务”机制,累计向京津地区输送康养人才1200人次,人均月薪达6500元,成功打通跨省就业通道。

  立足本地,打造“县乡村三级就业驿站”,通过“康养服务进社区”等项目开发本地岗位835个,实现“培训即就业”,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工作。此外,清水县还大力建设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和3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康养服务小微企业56家,带动210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重效益,释放民生红利

  清水县“康养+”劳务品牌矩阵的打造,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产业和社会效益。在经济层面,大量康养人才投身康养行业,实现从业人员户均年增收4.5万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超65%,有效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

  产业发展上,大力构建“中医养生、温泉疗养、生态功能康养、文艺润心养生”四大康养品牌,全力推动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升级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社会效益方面,对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做到应培尽培,脱贫劳动力技能从业者占比从2020年的22.85%提升至2024年的29.04%,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展望未来,清水县将积极实施“品牌升级三年行动”,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同时,探索制定“清水康养师”行业标准,开发集在线培训、现场实操、人才库查询管理、远程咨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培训+就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力争到2027年,品牌从业人员突破3万人,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努力打造西部地区康养劳务品牌新标杆,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