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崇信倾力打造百亿级工业集中开发区

 2025/07/11/ 09: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梁明韬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梁明韬

  今年,崇信县紧紧围绕稳步扩煤、加快转电、做强热能、壮大轻工发展思路和聚焦百亿级工业园区目标定位,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园区软硬件建设,在2024年成功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后,又脚踏实地向着打造百亿级工业集中开发区大踏步迈进。

  升级省级开发区后,崇信县工业集中开发区已展现出省级平台强劲的带动效应,工业总产值58.74亿元,增速1.27%,规上工业增加值33.71亿元,增速8.3%,工业集中度、主导产业集聚度分别达到99.61%和99.59%。今年以来,崇信县工业集中区按照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原则,形成集中发展格局,规划总面积5.2平方公里;依托本地煤炭资源,聚焦清洁利用技术,布局煤电一体化项目,年转化煤炭能力达300万吨;紧盯崇信电厂余热利用延链补链,加快建设利用电厂余热加工食品园区建设项目,健全上下游产业链,实施一批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项目;发挥甘肃雨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延长纸制品产业链条,重点实施纸箱包装、文化印刷、无纺布制品等上下游产业,规划产能50万吨/年,既延续了传统能源产业优势,又培育了轻工、食品等新兴动能,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格局。园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承载力的关键措施,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券等3.52亿元,实施10余项重点工程,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提供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家小微企业入驻;投用工业水厂,日供水能力6000立方米,投用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6000立方米,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和供汽管道,构建稳定的能源供应网络,蒸汽供应覆盖半径达3公里。今年就业创业示范园(一期)等新建项目已进入专项债券申报流程,新增标准化厂房1.78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汭创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4宗工业用地收储及地上物拆除,整理出净地300亩。并完成地质灾害、节能评价、水土保持等5项区域评估,建立投资强度≥200万元/亩等五项控制性指标,使项目落地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8个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紧扣“煤炭清洁利用、纸制品轻工、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引进甘肃雨森纸制品、叶润豆制品、蓝石再生资源等5个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7.98亿元;今年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赴广西、宁夏等地开展招商5次,邀请14批次客商考察,达成果蔬加工、纸制品后加工等3个意向,果蔬加工项目1项已完成备案,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8户,规上企业14户,形成以煤电为基础、轻工食品为特色的多元产业格局。11户煤炭等传统企业年产能达1290万吨,1户发电企业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平凉宏泰热电联产项目稳定运行,年供汽量达50万吨,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热源;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甘肃雨森年产3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投产,年产值达8亿元,带动就业360人,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区域特色品牌。对照百亿级园区发展目标,崇信县工业集中区2025-2030年计划投资新建道路2.71公里、配套停车位300个、安装充电桩50套、选址新建垃圾转运站1处,扩建供水厂至日处理1.65万立方米,扩建污水处理厂至日处理1万立方米,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安防监控、能耗监测等数字化管理。在煤炭深加工领域,谋划煤炭清洁利用、煤电一体化等项目,推动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在循环经济领域,引进叶润公司拓展豆制品深加工、食品废料再利用等项目,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在轻工制造领域,支持雨森公司开发可降解纸制品,废旧纸张回收,力争到2027年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突破70%。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重点对接西安九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缤特优等行业龙头企业,全年计划引进亿元项目2个,力争5年内培育2家产值超10亿元的领军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效应。深化“标准地”改革,2025年实现区域评估全覆盖,探索“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审批模式;积极对接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企业拓展外贸业务,计划设立出口产品展示中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兰洽会等展会,力争3年内实现外贸进出口额零的突破。全力将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新高地,轻工食品产业的集聚区和绿色循环经济的样板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创业支撑。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