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赵玉梅
近年来,民乐县以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时代命题为导向,聚焦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机作业精细化、农业服务专业化目标,通过培育多元主体、构建联动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持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耕、种、防、收”全链条服务梗阻,为农业产业升级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按照“典型引领一批、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梯度培育思路,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项目带动等措施,引导专业服务公司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支持农民合作社强化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源要素,激发服务专业户灵活服务潜能,推动供销合作社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全县已培育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组织462家,其中专业化农机合作社205家,7500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正成为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生产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围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打破主体壁垒,推动服务资源高效整合。通过组建服务联合社、产业联盟等新型协作组织,促进各类服务主体从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实现服务链条横向覆盖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等领域,纵向延伸至产前规划、产中管理、产后加工环节。创新“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融合模式,推动技术、物资、服务深度耦合——农技人员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指导,农资企业提供“配送+施肥”一体化服务,电商平台实现“耕种计划在线定制”,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的服务生态。如今,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通过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通道持续畅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跃升。在小麦、马铃薯等主导产业领域,因地制宜推行全托管、半托管和关键环节托管等灵活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统筹土地资源,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作业,小农户按比例分享收益,实现三方共赢。同时,推广“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动机制,通过订单服务带动农户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88%以上,综合机械化率突破90%,规模化服务催生的效益持续显现,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02日新型储能电站助力民乐绿色低碳发展
- 2025年06月12日民乐多管齐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6月10日民乐:培旧育新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 2025年04月28日解锁美食新体验 民乐举办草芽鸡“嗨吃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