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卢晓 王雪婷
“这些政策奖补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研发投入的压力,让我们更有底气去啃技术‘硬骨头’。”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玻璃制造部总监田文龙感慨道。他所说的,正是玉门市近年来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出的政策“组合拳”。

在玉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强科技”行动,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地相继出台《玉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玉门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玉门市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精准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科技型企业和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仅2024年,玉门就为17家企业兑现省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70万元,为41家企业落实本级“强科技”奖补资金271.6万元,真金白银点燃了企业的创新热情。
政策的“活水”精准浇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攻克了全氧燃烧光热超白玻璃这个‘卡脖子’技术,现在生产线已经稳定达标量产,这标志着我们在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动能’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田文龙介绍道。
创新红利同样惠及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一种改性干酪素的生产方法”专利荣获2024年度甘肃省发明专利一等奖,申报的“产GABA乳酸菌酪蛋白凝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也获得了2025年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
如果说政策是阳光雨露,那么各类创新平台就是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的沃土。目前,玉门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玉门油田特种油品技术创新中心获评省级,凯盛大明太阳能发电聚光材料、西部鑫宇选择性除草剂两个技术中心也被认定为酒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这些日益壮大的平台“矩阵”,正成为吸引创新要素、加速成果转化的强力“磁场”。
同时,玉门市积极架设产学研合作桥梁,引导26家企业与常州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院所“牵手”。2024年以来,通过举办2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玉门已促成3项校地合作和4项校企合作意向。“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兰州理工大学的王永刚院长表示,“企业获得了技术支持,我们的研究也能更贴近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玉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不断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玉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科技创新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上加速萌发,为玉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10日玉门戈壁农业产业园铺就数智化丰收路
- 2025年07月02日稳岗返还补贴促就业 玉门真金白银惠企业
- 2025年06月30日玉门:温室林果成熟上市 带来甜蜜好“丰”景
- 2025年06月11日玉门:“财政+金融”双轮驱动 激活营商环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