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于金玉
时下的崇信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活力。从辣椒红透枝头到芹菜绿意盎然,从红牛壮硕成长到苹果挂满枝头,全县各乡镇依托特色产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让家门口的红火产业带动乡亲们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在锦屏镇东庄村的新品高产线辣椒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客商在地头直接装车,一派繁忙景象。这些辣椒凭借优良品质,刚下枝头就直供上海、广东、南京等城市。“这里的辣椒口感好、产量高,价格非常好。”山东客商赵尔庆赞不绝口。
该基地由崇信县四季香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200亩基地预计亩产超万斤,亩均收益达2万多元,带动50多名村民稳定增收。负责人杨永奇表示,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群众受益。
黄花乡则走出了一条“以草促畜、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之路。在油府庄,126孔改造后的闲置窑洞成了红牛的“新家”,配套建设的饲料库和粪污处理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已养殖红牛210头。该乡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合作社统一提供牛犊、技术、防疫和销售服务,政府配套贷款支持和奖补政策,降低农户养殖门槛和风险。凉水泉村示范园构建起“草喂牛、粪变肥、肥养地”的绿色闭环,全乡4个有机肥厂预计年产3000吨,产值超150万元。据黄花乡综合执法队队长梁建国介绍,全乡已养殖红牛0.8万头,培育养殖大户26户,辐射带动群众养殖红牛560头,户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
木林乡马家沟村的芹菜种植基地里,一畦畦芹菜长势喜人。该村依托南部塬区灌溉优势,集中流转土地58亩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配套滴灌管网、蓄水池和智能监控系统,推动节水增效和精准管护。基地累计栽植芹菜苗52.3万株,预计年产芹菜200余吨,带动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铜城塬子的1500亩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修剪拉枝、病虫害防治。果园大面积覆盖防雹网,配备现代化打药机械,为苹果优质丰产保驾护航。基地种植嘎啦、富士等多个品种,将在8月至10月陆续上市。
从特色种植到循环养殖,崇信县各乡镇立足资源优势,做优做强特色产业,让产业兴农的路子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坚实的致富路。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2日崇信:强基固本兴产业 乡村振兴动能足
- 2025年05月29日黄土坡“奏响”绿色变奏曲 崇信水土保持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2025年05月21日苹果“穿衣”喜住“黄金屋” 崇信果园管理迈向标准化
- 2025年04月04日崇信为苹果撑起防御春寒“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