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为深入推进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文物鉴定服务能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同意设立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的批复》(文物博函〔2024〕1047号),指定甘肃省博物馆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的名义开展相关工作,并于8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
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机构是负责监管文物出入境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规划,深入推进文物鉴定机构建设,依托甘肃省文物鉴定文物委员会等专业文物鉴定平台,于2017年成立了甘肃省博物馆涉案文物鉴定站,累计鉴定各类文物十万余件,鉴定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还多次承办国内“彩陶文物鉴定研究培训班”,举办西北四省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考核,为西北文物鉴定人才培养贡献了甘肃力量;2023年至今创新采用“师承制”模式,夯实馆内培养高质量鉴定人才之基,截至目前,已有6人取得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
作为国家文物鉴定体系的核心力量,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依托甘肃省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配备了专业的设施设备和经验丰富的鉴定团队,涉及金属器、玉石器、陶瓷器、书画、杂项等门类,将承担文物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鉴定、馆藏文物征集鉴定、民间收藏鉴定等重要职能,为甘肃文物保护与国际文化交流提供制度保障。
它的落地,不仅是对甘肃省博物馆文博资源、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认可,也填补了甘肃地区在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设立方面的空白,标志着甘肃地区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迈入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新阶段。未来,管理处将不断加强与海关、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文物出入境管理体系,共同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为加强区域文化安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坚实保障。(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8日执扇话千年 童心绘盛夏 高台博物馆开展“文物里的夏天”社教活动
- 2025年07月01日漳县:文物“走出”展柜 文化“扎根”乡土
- 2025年03月21日玉门文创产品接连上新 历史文物“触手可及”
- 2024年11月13日《金塔县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