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瓜州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 助力群众增收路越走越宽

 2025/10/22/ 09:4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吴敏 张晓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吴敏 张晓玉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是群众之盼。今年以来,瓜州县紧紧锚定乡村振兴“促增收、稳就业”核心目标,以就业帮扶为重要抓手,从政策宣传、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到公岗保障,构建起全链条工作体系,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群众心坎,助力群众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广。

  政策精准触达 红利直达快享

  “政策上门、补贴到账,咱外出务工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瓜州县不少脱贫劳动力对就业帮扶政策的直观感受。为让政策精准触达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瓜州县人社局以省市县就业政策为根本遵循,精心起草印发《关于落实2025年就业帮扶就业奖补有关政策的通知》,重点聚焦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免审即享”“定额预付”等利好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通过编制通俗易懂的政策宣传信息、印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依托手机短信平台向全县2.6万余名务工人员精准推送政策短信,确保就业帮扶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政策落实环节,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建立“自上而下下达任务、自下而上核实反馈”的闭环机制,每季度精准推进补贴发放;针对行动不便、信息闭塞的困难群体,人社干部、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主动上门帮办代办,真正实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已为3698名群众落实补贴171.18万元。

  服务精准对接 破解“两难”困局

  “之前一直想在本地找份稳定工作,没想到参加‘春风行动’招聘会,当场就和三新硅业签了合同,离家近、工资也满意!”说起自己的就业经历,瓜州县南岔镇群众铁荣难掩喜悦。

  瓜州县人社局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通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直播带岗”“乡镇巡回招聘”“点对点”输送等活动,依托“瓜州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超市”等载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邀请重点企业“面对面”招贤、群众“零距离”择业,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截至目前,已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4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956个。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前往天水、定西、西宁等地开展专项招聘,建立常态化劳务供需对接机制,推动劳动力“内输外拓”双向流动。

  今年以来,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6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292人,实现劳务收入8.1亿元。联合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依托第三方服务开展就业数据核查,通过专班负责、电话回访、实地入户等方式,确保务工人员信息“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为就业帮扶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技能精准赋能 点亮就业梦想

  “以前没技术,只能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参加挖掘机驾驶员培训后,拿到了证书,现在在工地开挖掘机,月薪能拿到7000多元!”瓜州县沙河乡学员李小会的蜕变,生动印证了“技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为让群众“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瓜州县人社局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坚持“群众点单、部门配菜、机构烹饪”的闭环服务,让培训真正“按需定制”;创新嵌入式、订单式培训,将挖掘机驾驶员、电工、焊工、育婴员等热门工种培训班直接办在群众“家门口”,降低群众参训成本。

  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49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190人、创业培训439人、企业培训520人,一批群众凭借技能实现了从“打零工”到“稳就业”的转变。

  公岗精准兜底 激发干事热情

  “成为乡村道路维护员后,每月补贴从500元涨到了1000元,干劲更足了!每天把村里的路扫干净、补平整,看着大家安全出行,心里特别踏实。”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祁利忠的话语,道出了公岗人员的获得感。

  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就近就业”作用,瓜州县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稳步提升公岗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岗位补贴237.6万元,有效激发了公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重点,对外发布监督举报公告,及时纠治聘用对象不精准、优亲厚友、顶替岗位、挤占挪用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益性岗位“用在实处、管在严处”,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岗”“稳定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瓜州县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就业帮扶上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不断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推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注入强劲动能。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