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琼
秋日的徽县,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在县委原办公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图前,军徽大厦居民赵繁指着“中心休闲场”“地下停车场”标识满心期待:“以前遛弯难找地、办事难停车,现在下楼就能散步,这建设真是说到咱心坎里!”这份民生期待的落地,正是徽县以“城区、镇区、景区、园区、矿区”“五区齐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县锚定“城乡融合”核心目标,以项目破题、以机制护航,让城乡面貌实现“点上突破”到“全域蝶变”,群众获得感在发展中持续升温。
城区更新:拆旧建新破解民生痛点
桥西片区作为徽县典型老旧片区,曾因房屋密集、设施陈旧,让居民饱受“买菜远、停车难”困扰。今年初,徽县将其纳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建专班,逐户走访听意见、“一户一策”定方案,仅用1个月就实现98%签约率,3个月完成591户和谐拆迁。目前拆迁已全面完成,未来这里将崛起集住宅、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新增停车位580余个、标准化商铺9557平方米,绿地率达25.33%。
不止桥西片区,今年徽县10个城市更新项目同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进入收尾,即将告别“脏乱挤”;县委原办公片区将变身“徽州印象”民生广场,成为市民文化新地标;城东生态停车场、老城区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加速推进,截至目前,老城区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完成78%,城北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完成65%,城区供水管网及智慧水务项目已开工,城市功能持续升级。
镇区提质:特色发展集聚城乡人气
作为徽县西部商贸重镇,今年江洛镇推行“1334”精细化管理模式,划分18个责任段,由3名班子成员牵头、3支队伍落实、4项机制保障,每周五组织驻镇单位开展“全民清扫”,规范流动商贩50余人次,如今街道整洁有序,商贸氛围愈发浓厚。
而在伏家镇,现代农业正成为“富民引擎”。在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温室大棚里辣椒、番茄等果蔬长势喜人。该镇按照“一园三区四基地”布局,构建起蔬菜制种、畜牧养殖、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多元化产业体系,农业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今年以来,徽县重点打造伏家镇(现代农业)、江洛镇(商贸物流)、泥阳镇(文旅康养)3个特色小镇,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800余个,镇区常住人口较去年增长12%,“以产兴镇、以镇带村”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景区赋能:生态文旅点燃消费热度
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价值,徽县组建嘉陵江峡谷群景区建设专班、成立正科级景区管委会,全力推进景区开发。目前,游客服务中心、漂流码头、观景步道已建成,通天坪景区试营业,峡谷漂流项目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在开发新景区的同时,徽县持续升级“老牌”景点:泰湖风情园新增健身器材,方便市民休闲;吴山公园修缮景观节点,优化游览体验;文池景区完善亲水栈道等设施,提升服务能力。近年来,该县锚定全域旅游方向,提出“一区一线两圈多村”思路,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推进提档升级,建成“银杏梦谷”“诗画稻坪”等特色景点,培育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连续举办蜀道·青泥岭山地挑战赛、文旅促消费活动,催生出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多个网红打卡点让徽县文旅“火爆出圈”。
园区兴产:农工协同夯实发展根基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进园区大棚干活,旱涝保收还能拿稳工资!”在泥阳省级蔬菜(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村民刘会霞一边打理蔬菜一边笑着说。作为“园区”建设核心,徽县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推动产业园区提质扩面。该示范园已通过省级认定,建成高标准智能温室1座、冬季暖棚6座、日光温室14座、钢架大棚305座,入驻农业龙头企业7家,发展设施蔬菜300多亩,每亩收入超2万元,辐射全县发展设施蔬菜2.03万亩、露地蔬菜15万亩,真正实现“建一个园区、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如今,徽县园区建设持续“扩容提质”:金徽农业、山庄、李寺等6个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北部“甘味”生猪养殖集群、南部绿色中药材产业园加快建设,“八园区”布局逐步落地。工业领域,陇南经济开发区徽县园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围绕优势产业招引上下游项目,既成为县域工业“主阵地”,又与农业园区形成互补,构建起“农工协同、双向赋能”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筑牢“产业兴、百姓富”根基。
矿区转型:绿色发展重塑生态颜值
作为全国绿色矿山代表,金徽矿业打破传统采矿模式,将80%矿建工程置于地下,仅保留20%地面设施用于职工公寓、信息中心,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厂区。“我们投入千万元建尾矿干排、废水循环系统,实施边坡绿化,现在采矿区植被覆盖率超95%,要让矿山‘吃进矿石、吐出绿色’。”项目负责人介绍。
这样的“绿色转型”在徽县矿区遍地开花:江洛镇谢家沟铅锌矿建智能监控中心实现远程调度,用“充填采矿法”解决尾矿环保与地面沉降问题,采矿效率提升3倍;金徽新科材料产业园形成“采选-加工-精炼-新材料”完整产业链,将普通砂石加工成高附加值建材,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截至2025年上半年,徽县矿业及相关产业带动就业2.3万人,占全县就业人口18%,矿业税收占比达25%,同步推动矿区周边产业路升级、安置点建设,让“矿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成为现实。
从城区更新到镇区提质,从景区赋能到园区强基,再到矿区转型,徽县以“五区齐抓”为笔,以群众“满意指数”为尺,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正朝着“产业兴旺、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徽县加速迈进,让宜居成色更足、产业底气更厚、群众幸福更实。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