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萍 杨甜
“以前来办事不知道怎么操作;现在双屏电脑同步显示,每一步都看得明明白白,有问题当场就能改,太放心了!”刚在金塔县政务服务大厅办完食品小经营店登记的王兵,指着面前的“双屏互动电脑”连连点赞。
走进这座窗明几净的大厅,智慧化与人性化交织的服务气息扑面而来,这份让群众直呼“放心”的体验,正是金塔县以“智慧政务”为引擎,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便捷办”向“好办、暖心办”跨越的生动缩影。曾经“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美好愿景,如今已悄然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慧赋能:破办事堵点,高效成常态
办事效率,是群众对政务服务最直观的感受。为了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理念走向现实,金塔县精准聚焦群众办事中的“急难愁盼”,将智慧元素深度融入服务全流程,逐一破解办事环节中的“肠梗阻”。
王兵点赞的“双屏互动电脑”,正是智慧赋能的首个“突破口”。如今在业务受理窗口,传统单屏电脑已全面升级替换,工作人员一端操作,群众另一端就能同步清晰看到每一个办理步骤、每一项填写内容。这种“阳光办理”模式,不仅彻底消除了群众对流程的顾虑,更以透明化倒逼服务规范精准,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解决了“办得明”的问题,金塔县又瞄准了群众初来乍到的“办事迷茫”。在大厅入口处,“智能导办系统”化身群众的“贴身向导”:只需触屏选择要办理的事项,系统便会实时展示对应办理窗口及动态路线指引,“去哪办、找谁办、怎么办”一目了然,让过去“摸黑跑、反复问”的政务办理,如今变成了“精准找、顺畅办”。
而对于时间不固定的上班族,24小时自助服务区更成了破解“办事时间差”的“及时雨”。这里配备的多功能自助终端,可办理医保查询、社保打印、税务申报、发票代开等100余项高频服务,再加上24小时自助取件柜的配套,直接实现了政务服务从“5×8小时”到“7×24小时”的跨越,让“下班没时间办、周末没处办”的难题彻底成为历史。
服务升温:解特殊难题,细微见情怀
在追求办事“速度”的同时,金塔县更将人文“温度”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尤其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撑起了一片便捷办事的“晴空”。
不久前,市民许志光先生就因家中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窗口办理不动产证签字手续而急得团团转。工作人员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立即启动“上门服务”机制:带着便携式办理设备专程上门,现场完成信息核对、签字确认等流程,当天下午便将崭新的不动产证送到了许先生手中。“本来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你们直接上门,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许先生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暖心服务,不止体现在特殊需求的响应上。针对群众普遍存在的“赶时间”焦虑,金塔县全面推行“延时办”“周末不打烊”机制,郑重承诺“下班前取号,必当天办结”,不让群众多跑一趟;免费复印打印设备、老花镜、急救药箱、爱心座椅等便民设施,更从细微处传递着关怀。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8000余次,延时服务时长超210小时,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150余次。
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抽屉里存放的一封封感谢信,正是群众对这份“暖心服务”最真挚的认可。
同频共振:树金塔样板,同心增福祉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政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最终都化作了群众脸上的笑容和口中的好评。
“自助服务区的设备很新,还能免费打印复印,省了不少事。上次我不会操作,工作人员立马过来帮忙,特别贴心!”正在金塔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市民张学平的称赞,道出了许多办事群众的心声。而在工作人员眼中,这份工作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以前光忙着处理基础业务,现在智慧系统帮我们分担了不少,能有更多精力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看着他们从一脸迷茫到眉头舒展,我真切觉得,工作从‘办事务’变成了‘做服务’,特别有价值!”在金塔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多年的雷旭兵感慨道。
近年来,金塔县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务服务的“标尺”,从破解“办事堵点”到关注“特殊需求”,从升级“智慧系统”到传递“人文温度”,每一步改革都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每一项举措都围绕企业的“发展所需”。
从“智能办”到“暖心办”,从“定时服务”到“全天候响应”,金塔县以“智慧+服务”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服务场景、优化服务体验,让“小窗口”始终连着“大民生”。
如今,“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常态,“暖心服务”浸润人心,“金塔样板”不仅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务动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每一家企业。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