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丽霞 马佳蓉
从“单村独斗”到“片区共赢”,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丰收难变现”到“丰收入口袋”,近年来,灵台县以一条农业产业链串联起农户的幸福生活,让农业现代化从抽象概念,变为农户鼓胀的钱包与红火的日子。
过去,灵台县各乡镇农户“单枪匹马”种地,土地分散、技术落后,收成全凭天气。如今,该县将镇村与3个邻村、金穗丰公司整合,通过“1+3+X+N”模式,推动上千亩零散土地整合为3000亩高标准农田。

“小田变大田”实现规模化种植,降低耕作成本的同时,还为农户带来多重保障:土地流转有租金、种地有技术指导、销路无需发愁。政策与技术送到家门口,让农户种地更有底气。
今年,什字镇建成的旱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农户的“科技靠山”。中心内,专家工作站专攻技术难题,田间实验室开展种植试验,农民夜校传授实用方法,从技术研发到落地教学形成闭环。
在科技助力下,无人机“一喷三防”精准作业、良种全面推广,种植模式更升级为“一年两茬”,亩均增收2000元。目前,什字镇良种普及率与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100%,昔日“望天田”彻底变为“高产田”,破解了农户“种得多、收得少”的困境。
“丰收怕烂、卖粮怕压价”曾是农户的心病,而金穗丰粮食烘干中心的建成,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2024年秋天连续阴雨,中心敞开收购高水分玉米,且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单此一项便帮农户挽回损失800多万元。
此外,中心还免费处理秸秆,亩均为农户节省100元收割成本;秸秆经处理后可转化为饲料出售,既让“累赘”变“财富”,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分红。同时,中心为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实现“种粮有钱赚、务工有收入”。这座投资2000万元的烘干中心,不仅将秸秆利用率从82%提升至97%,更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102万元。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04日灵台文化创意街区成游客新晋打卡点
- 2025年09月12日一部手机起家 三年组建电商团队 灵台小伙李建国让“滞销小果”变畅销
- 2025年06月30日灵台农民杨小强:扎根乡土践初心 头雁领航共富路
- 2025年06月17日“三位一体”体系激活灵台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