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虎
康县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区,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曾因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环境脏乱差、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贫困发生率达37.04%。
近年来,康县紧抓易地扶贫搬迁重大历史机遇,依托绿水青山这个“最大的本钱”,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开启了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治理新模式,奏响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歌。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地扶贫搬迁是破解我县脱贫攻坚瓶颈的重大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仗。”康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蒙艳琴说,“而如何‘治理留人’是搬迁以后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硬任务。”
据悉,“十三五”时期,康县以插花安置为主,在平洛镇建集中安置点1个,在望关、大堡、三河坝和阳坝等镇均建有分散安置点,先后搬迁入住群众1356户54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0户5340人。
“为保护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我们积极探索推行以居住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户籍地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每个单元选举一名‘楼长’,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负责对责任小区内人居环境、社会治安等进行日常巡查,制定了村规民约,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小区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康县平洛镇党委书记高继富说,“特别是防疫和抗洪期间,我们积极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走进康县阳坝镇田坝村,这里群众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整洁的村庄,络绎不绝的游客……这些变化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目前该村105户382人现已全部脱贫。
精神文明建设使搬迁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漂亮整洁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上,经济层面的条件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村民“精神上脱贫”,部分搬迁群众保留了过去很多落后意识和陋习,精神上还处于“贫瘠状态”。康县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开展搬迁群众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在搬迁群众中开展“四新”竞赛、“六争六评”“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农户”“道德模范”和“好人榜”等一系列评选竞赛活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服务群众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搬迁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康县阳坝镇田坝村搬迁群众宋康艳高兴地说:“自从搬迁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我们家在山上,交通不便,现在搬下来了,周围有学校、超市、卫生院,孩子上学、看病都很方便,还省去了一笔租房的费用,我也可以在市场内摆摊做点小买卖增加收入。每逢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庆日,镇上都会邀请县文化局、曲剧团到小区开展文艺演出,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改变了群众精神面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1月19日西和:易地扶贫搬迁让1656户群众圆了新居梦
- 2020年11月05日易地扶贫搬迁 礼县罗坝镇的两个村是这么做的!
- 2020年10月22日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民乐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1019户3985人
- 2020年10月13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搬出穷山窝 过上新生活——宕昌县新城子上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