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文化创新

坚守初心传承文化——华亭市曲子戏传承人姬亚宏速写

 2021/09/28/ 22:4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李英 朱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英 朱丽

  在华亭市文化馆,有这样一位干部,他,坚守初心传承曲子戏,深挖曲子戏文化精髓,在推动华亭曲子戏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谱写着自己的曲艺人生。他就是文化馆文艺部主任——姬亚宏。

  列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华亭曲子戏,因流传地域不同,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 。大多以基层群众生活为样板,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因灵活多样、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喜欢。“七八十年代,唱曲子戏几乎是每个乡村逢年过节最喜庆最热闹的事情,不管是老人还是娃娃,三五成群,围圈而坐,就连院墙上、树杈上都会骑满人。”这是烙印在姬亚宏儿时记忆中的曲子戏,也是他与曲子戏结缘的开始,更是他坚守曲艺生涯的动力。

  “华亭曲子戏不完全统计有80多种,现在我才学了不到五十个曲牌。演出时,我自己除了学习传统之外,把一些专业的秦腔移成了华亭曲子戏登台演出。”在长达38年的工作实践中,姬亚宏把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文艺工作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剧目编、导、演等工作,认真钻研剧本、曲牌,深入分析表演形式,有效吸收豫剧、陇剧、秦腔和眉户里的音乐元素,将乡村社会景象融入保守戏曲当中,通过古戏今演,推陈出新,使《大山深处》《天下妈妈都一样》《梦回陇窑》等一系列优秀华亭曲子戏“代表”在各级舞台屡获佳绩焕发活力。

  “活到老、学到老、服务群众到老,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曲子戏的传承工作。”创作之余,姬亚宏还负责馆里的教学辅导,主动送教于基层传习所,帮助基层曲子戏爱好者破解表演随意、唱腔不规范等瓶颈。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华亭市曲子戏班已经达80余家,曲子戏从业人员已从2006年的20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600多人。

  “要想树大根深,不能忘了沃土,要想枝繁叶茂,不能忘了根,我的根在华亭,我的根在剧团……”姬亚宏的曲艺人生仍在续写,推动华亭曲子戏的传承与发展,姬亚宏任重而道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