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文化创新

山丹:活态传承让“非遗”历久弥新

 2023/05/24/ 09:4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聂英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聂英

  近年来,山丹县创新活态传承“国家级非遗”,提升技艺、打造精品,不断擦亮山丹文化名片,彰显着山丹文化自信。

  春剪牡丹迎风舞,夏剪荷花并蒂莲,秋剪菊花傲霜雪,冬剪梅花雪里寒,周玉梅就这样一年四季心静如水,剪耕不辍。她把民间艺术的魅力与功力巧妙融合,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挥得出神入化,剪出了多幅精巧别致的作品。烟火袅袅的《炒拨拉》、气势磅礴的《隋炀帝西巡焉支山》、深情厚谊的《艾黎情》、山青水秀的《焉支八景》……她用一双巧手裁剪出“丝路马都 五彩山丹”的多彩画卷。

1684379806085.jpg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玉梅告诉笔者:“我最大的成就和欣慰莫过于张掖悄然兴起且越来越壮大的民间艺术创作队伍,我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博大精深的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富有文化底蕴、饱含创新精神的文化产品,培育金张掖的民间艺术品牌,编织‘彩虹张掖’的多彩画卷,擦亮金张掖的金字招牌。”

  剪纸作为山丹县省级非遗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山丹剪纸艺术在继承民间剪纸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研究创新,不断丰富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拓展表现题材内容,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剪纸作品。

lQLPJwEUVb6P1q7NAdPNApOwhJVOUbNr6XYEXM18BIANAA_659_467.png

  同样,吹糖人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近日,笔者走进“糖人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文盛家中,一睹吹糖人技艺。糖浆调好后,只见张老师用手指将糖浆挖出空气通道,拉出“吹管”,当糖浆冷却到一定程度时,胸有成竹地吹气,短短数秒,栩栩如生的糖人便跃然指尖。也可在糖人表面添加食用色素,给糖人“化个妆”,稍等片刻,待糖人表面凝固,就是成品了。形态各异的糖人活灵活现,晶莹剔透,表现出细腻的造型艺术。

lQLPJxCj6_atlq7NAc7NAxewVJVY8HOrOQIEXM18BIANAQ_791_462.png

  提起吹糖人,张文盛感慨万千:“1999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吹糖人了。最大的困难就是熬糖,糖要熬到一定温度,太软了不定型,太过了定型太快,完不成任务。外形轮廓的捏法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或者就是死记在脑子里,过程必须按那个手法走,要达到神似。希望通过我的表演,出现真正爱好这门手艺的人,我就把手艺教给他,让吹糖人这种非遗艺术传承下去。”

Screenshot_2023_0518_111143.png

  “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目前,山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非遗”保护行列中,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让“非遗”在新时期散发出了新的魅力。“非遗”文化渐渐走出“深闺”,大放异彩,从“静态传承”迈向“活态传承”,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用璀璨文化助力山丹高质量发展。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