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赵振)在青岛东西部协作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下,陇南市武都区成功将肉兔养殖从“零基础”发展为年产值上亿元的富民产业。截至今年4月,武都区年出栏肉兔超200万只,其中约12万只通过本地特色餐饮消费,鲜兔火锅正成为武都美食版图中的亮眼新星。
武都区依托青陇协作项目,建成规模化肉兔养殖基地38个,并引入自动化养殖技术,保障肉兔品质与产量。为拓展市场,武都区电商中心联合四川餐饮品牌,引入“兔大侠鲜兔火锅”“自贡烤兔”等知名模式,在本地培育36家鲜兔餐饮店,涵盖火锅、烧烤、卤味等多元业态,形成“吃兔在武都”的新消费风尚。
鲜兔火锅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巧妙融合当地优质花椒、橄榄油与辣椒,打造独特风味。电商中心还推出预制菜产品,如橄榄油手撕兔、花椒冷吃兔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单款产品月销量破万份。武都区电商中心主任李宗颖表示:“我们不仅要卖鲜兔,更要让武都兔肉品牌走向全国。”
武都区计划今年内新增10家兔肉专营店,并联合四川烹饪协会设立厨师培训点,提升菜品研发能力。同时,借助毗邻川渝的区位优势,武都鲜兔持续供应成都、重庆等消费市场,年外销量超200万只,带动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衍生行业,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武都鲜兔火锅的崛起,既是东西部协作的典范,也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一只兔子“蹦”出了产业振兴路,更“涮”出了百姓幸福味。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03日武都:地膜覆盖巧助力 马铃薯增产有底气
- 2025年03月19日“田间警务”撑起武都春耕“平安伞”
- 2025年03月13日肉兔养殖“蹦”出武都农民增收新活力
- 2025年03月10日武都“椒粮”套种实现“一田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