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汪元杰
近年来,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新锐力量”,正为传统农业装上“科技翅膀”。这种高效、精准、环保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作业效率提升数倍,更以显著的降本优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清水县人社局紧扣农业转型需求,将农用无人机驾驶技术推广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让“空中农具”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助力。
精准锚定产业痛点 构建全链条培训体系
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加速,传统人工劳作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日益凸显。清水县人社局调研发现,当地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在播种、植保、防火等环节对无人机作业需求迫切。为此,该局联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及泾川县泰源职业培训学校,以“理论+实操+认证”为框架定制培训方案,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田间实践的深度耦合,从源头解决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合资源创新模式 打造专业化培育生态
为保障培训实效,清水县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机制:师资团队集结省内无人机技术专家、农林研究员及资深飞手,实现理论高度与实战经验双赋能;课程体系融合无人机机械原理、飞行气象学、植保技术及民航法规等理论知识,搭配标准化实训场地的全场景实操训练——学员需完成基础飞行、航线规划、农药精准喷洒、火灾应急处置等实战项目,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实现从“零基础”到“熟练操控”的能力跃升。
技能变现成效显著 点燃增收致富新引擎
“零成本”培训政策激发农户参与热潮。在实训现场,学员们顶烈日反复练习起降操控,从手忙脚乱到精准驾驭,让抽象理论迅速转化为实用技能。土门镇参训学员组建的无人机植保服务队已承接1000亩农田防治任务,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农药用量减少30%,实现“降本、增效、环保”三重突破;丰望乡学员小汪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肥技术带动周边果农亩均增收500元至800元,更有学员拓展出设备租赁、技术服务等新业态,形成多元化增收路径。目前,全县18个乡镇累计培训337人,学员全部通过考核获证,后续将对接技能等级评价体系,为人才职业化发展铺路。
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清水县人社局构建“培训-就业-创业”闭环服务:与农业企业、合作社搭建人才对接平台,推荐优秀学员就业;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贷款扶持及项目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助力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回炉培训”和技术跟踪,针对新机型、新技术组织专项教学,确保技能迭代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下一步,清水县将持续深耕农用无人机人才培育,以科技赋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让无人机真正成为翱翔田野的“空中尖兵”,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5日清水县构建“康养+”劳务品牌矩阵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18年10月29日改革开放40年|清水县:人担畜驮饮水难已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