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一封信架起的“桥梁” 全国道德模范梁倩娟与徽县山区少年的心灵对话

 2025/06/30/ 09:10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高琼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琼

  “梁阿姨,您在大山里直播卖家乡特产,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份坚持让我明白,平凡人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这是徽县虞关初中七年级学生赵瑾写给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梁倩娟的书信里的文字,这封带着青涩笔触与真挚敬意的书信,不仅勾勒出两代人跨越年龄的精神共鸣,更折射出道德模范榜样力量的生动传递。

  赵瑾生长在徽县南部山区虞关乡穆坪村,常听长辈讲述梁倩娟从大山深处走出去的创业故事。2013年,梁倩娟辞去城市工作返乡,从零开始学习电商知识,将徽县土蜂蜜、手工挂面等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带领数百户乡亲增收致富。今年,梁倩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她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也让赵瑾萌生了写信的念头。

  “我在信里问她,遇到困难时怎么坚持?”赵瑾说,自己和许多同学都被梁倩娟身上“敢闯敢拼、不忘家乡”的精神打动,“原来留在大山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

  收到信件后,梁倩娟第一时间来到赵瑾所在的学校。在校园里,这位身着朴素的全国道德模范和同学们亲切交谈。“你看这张照片,是我们第一次直播时拍的,当时连补光灯都没有。”梁倩娟翻开手机相册,向围拢过来的同学们分享创业初期的故事,“困难就像爬山,只要一步一步走,总能看到山顶的风景。”

  在交流中,梁倩娟的回答质朴而坚定:“坚持的秘诀,就是把对家乡的热爱变成动力。”她鼓励孩子们珍惜学习机会,用知识改变命运。当听到孩子们说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梁倩娟笑着说:“等你们毕业,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出份力!”

  这场特殊的“对话”,在校园内外激起涟漪。“以前觉得道德模范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他们就是身边的榜样。”赵瑾的语文老师张莉雪感概道,“这封信架起了桥梁,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感染力。”

  从大山里的创业先锋,到全国道德模范,梁倩娟的故事仍在继续;从一封书信到一次面对面交流,榜样的力量正悄然滋养着新一代的心田。在徽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份温暖的传递,必将孕育出更多动人的奋斗故事。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