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郑安博 杨立鹏 杨玲萍
临泽县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为自然资源保护装上“智慧大脑”。一套覆盖全域的高位视频监控网络,结合前沿AI算法,构建起“自然资源智保系统”,实现了对违法占地、违规施工等行为的全天候自动巡查、精准识别和快速预警,让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无所遁形。

矗立在临泽县各制高点的49个通信铁塔上,高清智能摄像机如同“天眼”般24小时值守。它们每15分钟就对半径5公里内的区域进行一次360度无死角扫描,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县关键区域的立体化监控网络。这些摄像头不仅仅是“看”,更核心的是背后的“大脑”——智能算法和云计算。系统能自动识别出监控范围内的多种违法行为。
“我们的每台摄像机根据实际需求平均需要配置5-7种AI算法,对机械施工、违法占地、农田取土挖塘、土地撂荒等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全流程事件处置管控。”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临泽县办事处工程师梁顺明介绍道。
一旦AI算法判定存在违法行为,系统会在极短时间内,将包含时间、地点、现场图片等关键信息的告警,精准推送到自然资源局管理员和基层网格员的手机上。从“天眼”发现异常到网格员收到指令,整个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实现了“监测-预警-核查-处置”的快速闭环,有效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自然资源智保系统是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助力自然资源工作的新举措,主要应用于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林草资源动态监测等业务场景。目前,全县已架设铁塔高位视频监控点位49路,可实现‘24小时+360°’全天候巡查和实时监控,为建设‘可感知、能预警、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监测监管系统,实现自然资源监管从‘人防为主’向‘智防主导’转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临泽县沙河自然资源所所长茹建敏说。
近年来,临泽县坚决扛牢自然资源保护责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应用力度。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强化矿产资源规范管理、推进林草生态修复的同时,将构建智慧化监管体系作为关键突破口。此次投入运行的“自然资源智保系统”,正是该县整合铁塔高位资源、引入先进AI算法、优化网格化管理的最新成果和重要举措。
如今,这49双“智慧天眼”日夜不息,与地面网格力量高效协同,构筑起“空天地”一体、“可感知、能预警、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防线。它不仅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更是临泽县运用科技赋能,坚决守护绿水青山和良田沃土,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资源根基的生动实践。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4日临泽举行“节水中国行·临泽”集中宣传活动
- 2025年01月17日【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临泽:赶“人间烟火”大集 赴文明实践盛宴
- 2024年12月10日黑河湿地迎来大批候鸟越冬 见证临泽生态修复成果
- 2024年02月06日临泽:污水“变废为宝” 水资源利用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