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丽霞
盛夏的灵台县,果园里饱满的苹果缀满枝头,艾草基地收割后的艾草正待加工,两大产业的蓬勃生机,让当地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科技为“金果果”注入新动能
“以前种苹果全看老天爷脸色,现在靠数据就能管果园,心里踏实多了!”民鑫农场的王志军指着果园里的“黑科技”喜上眉梢。6个温度监测点、智能烟雾机、高空暖风机组成的防霜天网,在霜冻来临时能让果园升温3℃以上,有效避免果子受冻。而村里的智能分拣车间里,AI系统按着色度、果径精确到毫米为苹果分级,高端果子直供上海、深圳的大型超市,常年订单不断。
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树斌算起收益账:“今年瑞雪苹果挂果极佳,糖度、果径均为全国标杆,预计产量1600吨,收入能突破1500万元。”据统计,全镇上半年苹果产业产值达4.2亿元,已成家家户户增收的硬通货。
“黄金草”为康养产业添活力
新兴的中医康养产业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张鳌坡村的何彩红在艾草加工车间麻利地包装艾柱,“每天能挣120元,工资按天结,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强太多了!”村里的艾草基地将艾草深加工成艾枕、足浴包等12种产品,“谧艾”品牌已进入平凉、兰州的药馆。
皇甫谧文化园更是热闹非凡,陕西游客体验完艾灸,常把当地苹果当作伴手礼带走。今年上半年中医康养产品销售额增长三成,成为富民新门路。
产业融合绘就幸福图景
日子变好的不止从业者。灵台县“就业服务超市”帮助200多名留守妇女、中高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每月增收2800元。冯家堡村土地流转后,村集体增收25万元,每户村民也多了2000多元收入。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管园,从单一种植到产业融合,灵台县的苹果和艾草,正成为百姓手中的“致富果”“黄金草”,铺就出一条稳稳的幸福路。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5日灵台以“牛果菜”为笔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
- 2025年07月08日灵台:多维发力促发展 肉牛产业谱新篇
- 2025年05月27日灵台:擦亮皇甫谧文化名片 推进中医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5月16日从签约到哞声阵阵 灵台招商引资跑出“红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