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黎奎 王璨琪
在金川集团镍电解车间,“大国工匠”潘从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持续向贵金属提纯“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而在城市另一端,新建成的玫瑰谷劳动主题公园工会驿站内,外卖骑手们在休憩间隙翻阅着工会提供的技能手册,为职业发展充电蓄能……这些生动鲜活的场景,正是金昌市以“三四五”工作法为抓手,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金昌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推动产业工人在成长上有通道、事业上有舞台、生活上有保障,为这座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产业铁军”。
“三个到位”构筑改革强大合力
为确保产改工作行稳致远、落地见效,金昌市强化顶层设计,将产改置于“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战略高度,纳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并将改革成效作为刚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市总工会积极发挥牵头抓总职责,精准制定年度产改工作要点,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任务清单与完成时限,协同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工信委等十余个部门,围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关键领域,打出一套政策精准、执行高效的“组合拳”,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引导,通过政策解读、举措展示、典型报道等多种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改革的认知;创新推动文化浸润,创作反映工人奋斗风采、讴歌产改丰硕成果的文艺作品168件,显著提升了改革的社会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和精神凝聚力,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参与产改的良好氛围。
“四个聚焦”精准突破改革关键
聚焦政治保证强引领,通过实施“薪火计划”,显著提升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占比高达56.7%,充分体现了对一线劳动者的政治认可。聚焦制度落实优环境,量身定制《“镍都菁英”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及8个配套细则,打造了覆盖产业工人成长发展各阶段的“政策共享圈”。特别对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急需紧缺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支持政策,最高给予200万元的项目补助,为产业工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聚焦素质提升育匠心,大力推广金川集团“导师带徒”这一富有成效的培养模式,今年核拨115万元培训补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50人次、“订单式”精准培训252人次。其中,“职工点单、工会配送”的精准培训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工会创新案例,为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聚焦权益维护筑和谐,以集体协商为抓手,全市签订工资专项合同835份,覆盖企业980家、职工8.2万人,有效维护了产业工人的劳动经济权益。同时,扎实推进欠薪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结欠薪案件222起,为劳动者追发工资2368.12万元,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筑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五项赋能”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公司的奶绵羊养殖数控技师小李因研发新工艺使工作效率提升30%,他的工资条上因此新增了“创新绩效”项目,月增收近千元。这是金昌市“五项赋能”工程激发产业工人内生动力的鲜活事例。思想赋能筑牢信仰根基,今年以来,金昌市依托“陇原职工大思政课”等重要载体,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900余场,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企业、车间、校园开展“三进”宣讲110场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更是直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0余个,将思想引领与实践服务紧密结合。素质赋能淬炼精湛技能,全市高标准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工匠学院2个,培育出以“大国工匠”潘从明为代表的一批顶尖技能人才,其中“陇原工匠”5名、“金昌工匠”32名。金川集团创新推出的“云课堂”APP,已培训职工超5.8万人次,企业高技能人才占比因此提升至55%。全市“2+4”产业链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52万人,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制度赋能提升综合福祉,制定出台《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人技师创新创效协商工资管理办法》等“硬核”文件,建立起基于技能价值和创新贡献的薪酬增长机制。对取得A类、B类创新成果的技师,分别给予每月500元、300元的专项奖励,真正实现了“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全市产业工人、技术工人薪酬年增长率分别保持在8%和13%以上,让产业工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赋能构筑广阔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创新角+全员创新”的多元化创新体系,新建各类创新平台116个,广泛征集职工创新成果1136项。今年成功举办劳动和技能竞赛22场,吸引2.5万人次职工参与,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关爱赋能传递工会温暖,持续做优“送思想文化、送岗位技能、送健康服务、送困难帮扶”的“四送”服务品牌,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700多人。新建“骑手之家”5个,为200名新业态劳动者赠送意外伤害保险,开办子女托管班26个,组织50名农民工及新业态劳动者子女参加夏令营活动,为7000余名一线职工送清凉,把关怀送到广大职工心坎上。
金昌市以“三四五”工作法为总抓手,系统推进、精准施策,开辟了产改新路径,让广大产业工人真正站上了城市发展和企业进步的“C位”。当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日益精进的技能提升与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形成同频共振,金昌的产改实践正源源不断释放出澎湃动能,为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锻造着一支不可或缺、充满活力的核心力量。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27日金昌:工人学生“同台竞技” 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 2023年07月17日武汉-金昌-敦煌往返航班成功首航
- 2020年04月18日金昌紫金云数据中心第一批客户入驻
- 2019年07月09日“金”“宕”手拉手 一起奔小康——金昌市50名干部赴宕昌县驻村帮扶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