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步虎
9月22日,康县白杨镇的食用菌大棚里暖意融融,椴木棒上的香菇如伞盖般舒展,帮扶队员与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收、分拣,烘干设备的轰鸣声中,阵阵菌香昭示着丰收的喜悦。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上,多元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食用菌产业的崛起,根植于康县“541”山地特色农林产业矩阵的全局布局。康县立足山区资源禀赋,走出了“种养相融、长短互补”的发展路径:60余亩荞麦铺展绿毯,16亩猕猴桃孕育甜果,林下天麻、田间魔芋依势生长;1000架香菇、100多架木耳构成“菌业银行”,320多箱蜜蜂酿造“甜蜜经济”,1300多平方米鱼池里的草鱼、虹鳟鱼灵动鲜活。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政策、科技与机制的多重支撑。康县投入的奖补资金为设施农业建设注入动力,县内建成的冷藏保鲜、集中烘干设施,让山区的农特产品得以错峰上市。镇上邀请的专家团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从菌棒培育到鱼类管护全程指导,村民朱景富便靠着精湛的点菌手艺,在村集体基地务工年增收两万多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通过“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不仅获得务工收入,还能享受产业分红,真正嵌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

如今的康县,正循着“扩规模、延链条、提附加值”的发展思路稳步前行。依托县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平台优势,村里计划推动香菇、蜂蜜等产品深加工,借助“甘味”品牌效应拓宽市场。从单一种养到多元发展,从初级产品到品牌商品,以实干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山区振兴图景,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07日康县公安交警以行动书写雨中担当
- 2025年05月07日凌晨求助获暖心相助 广东游客点赞康县“温度”
- 2024年11月10日康县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 2024年04月23日康县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