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亚梅 高翔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在高台县各镇的田间地头,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未减。
灌溉难题曾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而水利设施升级成为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中之重。连日来,高台县巷道镇亨号村的田埂上,大型挖掘机正高效开挖渠道,工人们各司其职开展渠道清基与衬砌作业。该村针对性破解用水短板,规划构建“塘坝蓄水+渠道输水”的灌溉体系,彻底打通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村里今年计划修建两座塘坝,建成后可蓄水5.7万立方米,能满足2200亩农田的灌溉需求,目前塘坝即将开工,24公里配套管道建设已临近收尾。”亨号村村委会主任殷文保介绍道。
与亨号村的建设推进中不同,巷道镇元号村的水利升级工程已初见成效。此前,该村部分农田长期依赖老旧沟渠灌溉,输水过程中损耗大、效率低,影响农作物产量。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村成功争取380万元项目资金,在村农场内建成一座占地23亩的蓄水池。
“这座蓄水池蓄水能力达4.6万立方米,10月中旬就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元号村村委会副主任许玉堂表示,蓄水池的投用不仅补齐了水利设施短板,更实现了灌溉方式的革新,让周边千亩农田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困境。
近年来,高台县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视作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发展根基的核心举措,立足县域农业生产实际,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连片推进”原则,在完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着力降低农户种植成本。今年,该县积极对接省级“1+1+6”政策体系并成功争取支持,落实建设资金2667万元,稳步推进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为县域农业提质增效筑牢政策与资金保障。
这些工程的落地,不仅让农田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更推动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升级,为后续推广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全县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筑牢了坚实根基。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8日一亩林地 两份收获 高台林下“生金”记
- 2025年05月16日高台头茬露地蔬菜上市 “北菜南下”销路好
- 2025年04月14日“港湾式”泵池开辟高台超采治理“新路子”
- 2025年04月02日高台辣椒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及辣椒研究院揭牌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