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卢晓 李琳
就业渠道更宽广、社保网络更密实、人才服务更贴心、劳动维权更便捷……今年以来,玉门市聚焦群众关切,在“稳就业、广社保、聚人才、护权益”四个维度精准施策,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举措,让发展的成果直抵人心,传递出鲜明的“玉门温度”。
稳就业,筑牢民生“压舱石”
面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双向需求,玉门市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全力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密集举办“就业援助月”“直播带岗”等56场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26个,成功为当地企业输送务工人员2224人,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
同时,大力推动“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转变,针对性地开展了装载机、无人机操作、家政育婴等市场急需的技能培训60期,培训人员2169人。此外,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也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396万元,让就业红利精准滋润民生土壤。
强保障,织就民生“安全网”
为了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更广、根基更牢,玉门市深入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参保率。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3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98%,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持续保持100%,失业保险参保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27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服务模式上,大力推行“综窗受理”与“零见面”线上服务,通过优化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待遇发放上,则坚决扛起责任,确保每一分钱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各项社保待遇5.7亿元,让千家万户“社保安全网”更密更牢。
聚人才,激活发展“新动能”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玉门市深耕人才服务“软环境”,优化升级人才服务站3家,新建人才驿站1家、鸿雁加油站200家,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务支撑,形成强大的磁石效应。同时,以“雁归”计划为牵引,成功举办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与座谈活动,有效激发了玉门学子返乡发展、共建家乡的热情。
主动“走出去”引才成为关键一招。组织重点企业赴省内外20所高校开展招聘,现场签约370人,储备了大量青年人才。通过系列举措,全年支持34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引进事业单位人才164人,并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畅通了职称认定渠道,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护权益,拧紧劳资“安全阀”
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玉门市坚持源头治理,以落实工程建设领域“五项制度”为基础,扎实开展治理欠薪、“零工护航”等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通过4轮集中巡查,检查用人单位、工程项目等超过300家,覆盖劳动者9100余人,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2件。通过高效处理2055件欠薪线索,成功为161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879.13万元,牢牢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
一项项务实的政策,一组组扎实的数据,见证了玉门市为民服务的初心。这场温暖的民生实践,正不断提升着玉门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1日全方位适老服务让玉门老人乐享晚年
- 2025年07月11日玉门创新推出“警医邮”便民服务 实现驾驶证换证“零跑腿”
- 2025年04月29日玉门:精准服务“护航”毕业生更好就业
- 2025年03月27日“妈妈不只有围裙,更有勋章” 玉门“伙伴计划”重塑儿童眼中的女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