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爱国情 奋斗者】张正庆:以路为家,与甘肃高速共成长

 2019/07/11/ 11:14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田本灿

  如今的甘肃,条条高速公路美丽彩练,在陇原大地上翩然起舞。便捷畅通的路网,加上日益完备的服务,使高速公路更好地融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今,驾车出行“走高速”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有这样一些人,奋斗在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一线,也有一些人,甚至不是甘肃人,却为甘肃高速公路奉献了毕生心血……

  “真想再年轻几岁,把这个工程干完。”近日,在临夏县韩集镇卧龙沟三号大桥150余米的高墩上,头发花白的张正庆俯瞰着如春笋般慢慢“长”起来的桥墩,深情地说。

  张正庆本是湖北汉人,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0岁生日,也是这位基层建设者60岁生日,这也意味着,再过80几天,张正庆就要光荣退休了。从1976年参加工作起,张正庆先后做过铆工、电工、安全管理人员,先后参与了兰永黄河特大桥、甘肃渭高速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张正庆是1983年1月进入中二航局的,在这之前,他在长航宜昌造船厂做铆工。在他工作的36年里,一直用不变的初心为甘肃的基建事业默默付出。

张正庆参建的甘肃渭武高速项目部 杨涛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参建的甘肃渭高速项目部。通讯员杨涛供图

张正庆参建的兰永黄河特大桥 张会军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参建的兰黄河特大桥。通讯员张会军供图

  山川河谷,绘就彩练“舞动”陇原

  2017年7月24日,张正庆结束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75)源至武都建设项目的任职,准备收拾东西回到武汉工作。公司人力资源部告诉他,达项目正在开工阶段,急需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问他能不能直接前往达项目继续任职?想都没想,张正庆便答应了下来。

  很早,张正庆就听说项目部位于甘肃省临夏县韩集镇卧龙沟村,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太子山北麓,山高路陡,沟谷纵横,水电不通,材料运输困难且安全风险大。由于项目与青海省毗连,海拔超过2614米,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气候多变,是名副其实的高寒地带。

张正庆所在的双达项目部 祁小颖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所在的双达项目部  通讯员祁小颖供图

  双达项目主线长3.58公里,线路内包含梁、涵洞、路基、隧道,其中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有两个——一是卧龙沟1号隧道,地质主要为富水破碎地层,围岩80%以上为五级,这种围岩就像松石堆,开挖中掉块及变形严重;二是卧龙沟三号大的5号高153米,是我国在海拔2600米以上建设的第一高钢构,如果加上0号块,工人则相当于在海拔2775米以上的高空施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难题,更是考验工人们的身体素质。

  在这里的工人还要解决的难题是高原反应。“没来时我就听说有好多工人因为不适应环境,头天来,第二天就走的。其中一个工人更是在来的第二天胸前就鼓了个大包,被紧急送去了医院。”张正庆说。

  面对这种风险高、环境复杂的项目,在企业需要的时刻,张正庆没有犹豫,毅然背起行囊,来到这深山峡谷中建功立业。他说,既然是企业的一分子,只要企业需要,去哪都成。而此时,他已经58岁了。

  发扬工匠精神 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

  2014年,正值兰永黄河大桥99米主塔爬模施工的紧要关头。一天早上,正在吃早餐的张正庆接到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张工,有个新闻你看了吗,有个工地在爬模过程中模板坠落,造成了安全事故。我们这个施工也是爬模,等会讨论下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爬模的安全。”

  经过讨论,项目部决定用28的钢丝绳做保险绳,将模板串起来固定在桥墩的主筋上,保证爬模的安全,这个方法也推广到了其他项目的建设,但到了2017年,老当益壮的张正庆却对方案进行了改进。

张正庆参建的兰永黄河特大桥 王鹏雨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参建的兰黄河特大桥 通讯员王鹏供图

  2017年7月25日,也就是张正庆来到双达项目部后的第二天,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会上张正庆突然提出要用尼龙绳代替钢丝绳做保险绳。看着大家诧异的表情,张正庆说出了原因——

  原来,当他得知达项目在施工中,这里的爬模也是用钢丝绳做保险绳时,他结合高海拔超高墩的实际情况,突然觉得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自重,还由于钢丝绳太硬,增加了拆卸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安全风险,于是他便连夜在网上查找替代品。

  经过查找,他发现一种尼龙绳的承重是10吨。“如果我们每一面用两根就可以满足承重,而且能让操作便捷。”张正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后来经过讨论和论证,他的这个想法可行。现如今,在张正庆的建议下,项目部不仅能保证爬模的安全,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虽然张正庆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员工了,但守岗负责的踏实劲依旧没变——

  2019年5月,内地早已是花红柳绿,但临夏双达项目部依然乍暖还寒,甚至在17日凌晨还飘起了雪花。当日上午9点,张正庆早早地就裹着大衣来到预制梁场,因为今天这里要进行龙门吊的试吊。

张正庆所在的双达项目部 余鹏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所在的双达项目部 通讯员余鹏供图

  “小郭,设备检查得怎么样,各项指标正常么?”一来到现场,他就扯着大嗓门问道。

  “现在设备各项指标都正常,在做最后的监控测量。”设备部小郭指着站在预制好箱梁上、正在测量的同事回答道。

  张正庆顺着小郭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几个年轻的小伙站在箱梁上,实时监测着仪器的变化,脸被呼啸的寒风刮得通红。张正庆随即也爬了上去,与大家并肩站在箱梁上。这次吊装试验一共进行了两次,三个多小时,到最后,他的鼻子和耳朵也冻得通红。

  传递好接力棒 续写陇原交通建设新篇章

  “嗨,张工,注册安全工程师怎么复习啊,来向你取取经。”6月5日,正在做交底方案的张正庆耳边响起问询的声音。他抬头一看,是安全部的刘鹏志。

  对于自学,张正庆的确有他的话语权——

  1976年,刚满17岁的张正庆为了家庭生计便做了铆工,参与到国家的建设。“那时候条件不好,没钱读书,只能提前出来工作。”张正庆回忆说。现如今条件好了,张正庆只要有机会便会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左一为张正庆 曾凌供图副本.jpg

身材瘦小的张正庆,面对工作一点都不含糊。

  2007年,48岁的他通过自学取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成为项目安全负责人。而在学安全之前,他还自学取得了律师资格证。

  “我当时注册安全工程师,每天六点就起来了……”张正庆说。

  据介绍,他拿到书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目录,把大致的框架写到笔记本上,然后将书里的每段话提炼成一句话,再将一段话变成一个词,最后一个一个词变成一个字,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

  张正庆说,他当时做笔记都写完了两个笔记本。通过这种方法,他只用三个月时间,就拿到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

  “能顺利拿到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也和我多年的经验分不开,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也会在脑海中结合现场进行推演,这样记忆会更深刻。”张正庆说。

  如今,张正庆就快退休了,退休前他还天天上高,他说他舍不得。并经常和年轻小伙聊天,传授经验,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守得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天到晚想着,这里虽然艰苦,但很有意义。张正庆还说,不论面对生活,还是工作,方向要比方法重要。

二航局建设的西固黄河大桥 李秋贤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所在的二航局建设的西固黄河大桥 通讯员李秋贤供图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银白高速甜永段 田本灿供图副本.jpg

张正庆所在的中二航局承建的建设中的银白高速甜永段 田本灿供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