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精准扶贫

【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细雨润无声 帮扶不断线 康县周家坝镇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20/04/22/ 15:48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焦杨红 王凤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焦杨红 王凤文

  暮春时节,走进康县周家坝镇,山梁上、坡地里全是穿着白色“围裙”的核桃树,金色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杏子花、纯色的李子花随风摇曳,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低声吟唱,美丽的村舍掩映其中,幸福如画。

  刚到阴湾村,笔者被眼前的景致震慑住了,山梁之上土地平坦,到处都是麦田,处处都是花香。民居错落有致、排布有序,家家户户的院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我们已经脱贫了,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太好了。”该村支部书记毕南峰自豪地说。

  阴湾村的通村路是2015年拓宽硬化的,去年高标准修建的美丽乡村。说起这两年的发展,毕南峰很高兴。他说:“在县上和镇上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发展了袋料香菇,群众增收很明显。”

  据了解,该村由康县富民公司帮扶,去年一年就发展香菇12万袋,年终分红33.336万元,仅务工工资就达17万元,人均8000元左右。

  来到祁山村时,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油菜花、梨花、苹果花、麦苗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崭新的路灯沿着通村路有序安装,明镜似的巷道路盘旋在每家门口,漂亮的楼房上贴着红红的对联,映衬出祁山村村民的红火日子。

  随行的周家坝镇镇长何世林说:“二十一冶建设集团驻祁山村的第一书记、帮扶队长李志玉每次收假回村时,门口、窗台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菜,吃都吃不完。”

  “我是2018年12月来到村上的,这里地好、人好、生活更好。乡亲们也没把我当外人,常给我送土豆、菠菜、馒头等生活必需品。”李志玉笑呵呵地说,“我现在已经是‘祁山人’了,遇到红白喜事或者谁家有困难,我都去帮忙。”

  “李书记是我们村的‘红人’,大人小孩都认识他,都和他很亲热。”该村文书秦陇青说,“李书记每次从兰州回来都带很多特产,挨家挨户去看望老人,去年冬天还捐赠了500多件衣服,分发给了乡亲们。”

  李志玉面带愧疚地说:“我做得还不够好,因为我们企业效益一般,去年只给村上争取了60盏路灯和15万元的帮扶资金。平时就多去看望村里的‘空巢老人’,把自己种的菜给他们送去。”

  “李书记,您做得够好了。”在旁边边做记录的秦陇青听到李志玉这么说赶紧补充着说,“村里的祁大爷和老伴儿若不是李书记去看望照顾,早就去世了。”

  据了解,祁大爷和老伴儿是“空巢老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务工。李志玉经常给他们去送蔬菜和熟食。有一次去看望时,两人都躺在床上,无法进食,看到这样的状况,李志玉赶紧和村“两委”商量,一边通知老人的儿子一边联系救护车,由于抢救及时,两位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出院回到村里后,李志玉更是时常去看望照顾,帮忙烧炕喂猪。

  据了解,祁山村还未脱贫的1户1人是孤儿,今年17岁,就读于康县一中,学习成绩优秀,监护人是该村支部书记王宏。

  “我们帮扶队员经常去看望她,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事情;周末时由妻子出面请她到县城的家里做客,在改善生活的同时,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康县教育局驻草坝村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长田星明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