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岳荣
张掖市甘州区依托“一园三带”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把造林绿化与发展林果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单一的造林向造景、造富、造血转变,简单的绿化向美化、靓化、产业化转变,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
科学布局产业 筑牢产业基础
甘州区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把发展林果产业同提升农村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壮大产业规模结合起来,打破农民一家一户分散零星栽植的传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树种、统一栽植、统一管理,促进林果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发展。
合理布局特色林果产业,依托全长约99.9公里旅游大通道建设,沿线两侧各配套建设200米林果产业带,打造甘州交通通道、观光通道和经济发展带、脱贫致富带。结合边远乡村地处沿山冷凉区、增收产业少等实际,加快推进安阳乡和花寨乡2万亩、靖安乡5000亩特色林果基地、龙渠乡1000亩西梅产业园等项目,藏绿于“林”,藏富于“果”,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以黑河甘州段沿线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突出抓好黑河沿岸防护林等造林绿化工程,依托特色林果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森林体验、休闲农业等产业,做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组织实施黑河西总干渠改建等重大项目,把灌溉塘坝、管网工程等节水项目集中到林果产业带实施,为林果灌溉提供保障。
强化要素保障 优化树种结构
甘州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补助资金约6000万元,对符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条件的新建特色林果基地给予每亩1600元补助,对不符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条件新建300亩以上特色林果基地的每亩给予800元补助,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性,今年新建特色林果产业基地5.6万多亩。
坚持把优化树种结构作为提升林果产品质量和基地建设水平的关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引进栽植珍珠油杏、红南果梨、文冠果等15个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新树种和品种,推动形成品种优良、优势集中、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格局。坚持适地适树、规模发展,紧盯“两带四区四线”,立足发展果园采摘产业和绿化美化沿线环境,根据地域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林果产业,在张肃公路、张民公路、张平公路等交通主干道沿线14个乡镇栽植以梨、杏、葡萄、杂果为主树种,在沿山区的安阳乡、花寨乡和浅山区的龙渠乡、甘浚镇规模化发展文冠果、枸杞、珍珠油杏等品种,在靖安乡发展维纳斯黄金苹果、韩国蜜梨以及长把梨、楸子等乡土品种,在碱滩镇发展以绿早酥、红早酥为主的品种,实现了林果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
增强造血功能 拓宽增收渠道
甘州区坚持把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作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大力扶持培育张掖农场、张掖实验场以及泽园农业、金满园等一批规模大、发展潜力好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基地+林农”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发展林果产业,打造生产、销售、加工、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林果产业链。利用果树盛花期、盛果期和节假日,举办梨花节、杏花节、采摘节和假日游活动,壮大乡村旅游新业态,多渠道增加收入,逐步实现生产生活和休闲旅游同步发展,提高果农经济收入。安阳乡枸杞基地种植枸杞2000亩,吸纳12名建档立卡劳动力稳定就业,采摘期日用工可达300-500人,每人日发工资100-200元;金满园专业合作社将32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发展林果产业18000多亩,带动周边群众180余人就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新闻
- 2020年09月08日擦亮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甘州区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 2020年08月31日甘州区安阳乡:“小杂粮”成致富“大产业”
- 2020年08月18日甘州区上秦镇:共享菜园圆了市民“田园梦”
- 2020年08月18日【图片新闻】甘州区:古城村里赏花热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