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凯丽
近日,崇信县锦屏镇养殖户朱明军的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的合作社刚刚获得了一笔3年期300万元的“红牛贷”,解决了购买基础母牛资金短缺问题。
“没想到活牛也可以抵押贷款,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不愁没钱了!”看到放款成功后,朱明军非常激动。
“红牛贷” 惠民生
“红牛贷”是崇信县红牛产业发展担保贷款,是崇信县人民政府今年4月出台的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按养殖户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推荐,县农业农村局复核备案,担保公司调查审核,承贷银行审批放款,县财政局审核贴息的程序进行。由养殖户以活牛向担保公司提供抵押反担保,担保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保证担保向银行贷款。按照“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县、乡、村、户四方签订共管协议,确保贷款资金用得好、有效益、收得回。
相比传统商业贷,“红牛贷”能以活体牛抵押,贷款额度大,契合红牛生长周期,财政全额贴息,免收担保费,程序便捷高效,是真正惠及民生的一项举措。
自6月3日首笔“红牛贷”发放至8月底,全县累计受理“红牛贷”申请95笔;审核通过46笔,抵押活牛1238头;已发放贷款1493.3万元,受益养殖户41户。
风险可控 效益可观
木林乡养殖户王胜利也获得了“红牛贷”110万元,并用其中一部分贷款资金购买了26头基础母牛。
他高兴给调研组人员算了一笔账,仅这26头基础母牛,在贷款到期日(2024年8月)之前,至少下犊70头,按照目前每头6个月大小的牛犊售价1.2万元计算,至少获得84万元,刨去工人工资、饲料等养殖成本,获利60万元以上。
这充分证明“红牛贷”是一项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以金融助力农民富、乡村美的务实举措,风险可控,效益可观。
年轻人回乡 养殖事业“后继有人”
1999年10月出生的朱飞,一个准00后小伙子,看到父亲朱明军合作社办得越来越红火,今年7月刚毕业就毅然决然回家搞养殖,主动跟随父亲学习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看到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老朱很是开心,乐呵呵地逢人就说:“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再有一两年就全部交给儿子了,自己就只负责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80后的黄涛已经是养殖业的“老人”了,他从事养殖已达13年之久。父母年事已高,他考虑到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2008年带着妻子回家一起搞养殖。他创办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本次获得“红牛贷”240万元,已买入基础母牛20头,同时正在协调建场用地,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
像朱明军、黄涛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一大批80后、90后的加入,为全县养殖业增添了活力。
据了解,按照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崇信县已扶持610户贫困户养殖红牛1082头,脱贫户可支配收入中,牛产业收入比重达到了70%。红牛养殖让崇信县人民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奏响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主旋律。
产业兴,乡村兴;农业兴,百业兴,“贷”你过上“牛”日子不是梦。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7月30日【图片新闻】崇信:香瓜品鉴直播助农增收
- 2021年07月21日崇信打造绿色高效现代新型农业示范园
- 2021年06月28日贵妃杏让崇信果农走上“杏”福路
- 2021年05月20日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崇信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