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宁县返乡青年“粉〞发有为带领乡亲奔富路

 2023/03/18/ 21:0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李建强 刘廷宝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建强 刘廷宝

  在宁县瓦斜乡刘坳村,90后小伙拜鹏可谓是当地十里八村的“名人”,去年他回乡建办庆阳百福康食品有限公司乡村就业工厂,为周围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称赞他是个有经济头脑、乐于助人的好人。

拜鹏正在登记产品情况.JPG

  拜鹏正在登记产品情况。

  走进庆阳百福康食品有限公司乡村就业工厂的生产车间,机器快速运转,各条生产线井然有序,拜鹏正在忙着检查食品包装情况。

  出生于1991年的拜鹏是土生土长的宁县春荣镇人,2014年毕业于齐鲁医学院,毕业后,他回乡经办了一家药店,但由于缺乏销售管理经验,让他一度亏损了十多万元。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击退拜鹏继续创业的憧憬和向往,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来到省城兰州和朋友合伙做起了凉皮生意,并建办了凉皮加工厂。

  随后的几年间,拜鹏靠着良好的信誉和敏锐的市场眼界,凉皮加工生意也火了起来,他也在兰州逐渐站稳了脚跟。

拜鹏正在和同事用快手平台销售产品.JPG

  拜鹏正在和同事用快手平台销售产品。

  虽然在外拼搏,但是拜鹏的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去年,看到家乡招办就业工厂的惠企政策后,他决定回乡创业,为当地群众干点实事。

  当提起拜鹏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时?拜鹏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宁县人,心里总是怀揣着一种家乡情怀,能为家乡做点贡献,再加上老家父母上了年纪需要陪伴。此外,当地政府营商环境做得非常出色,企业从创建到各项手续办理,政府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让自己回乡创业非常安心、舒心。”

拜鹏正在检查生产设备.JPG

  拜鹏正在检查生产设备。

  拜鹏决定回乡创业前,重点考察了酸辣粉、红薯粉生产市场,他认为一方面这个市场全省还是空白,另一方面制作加工易操作,当地群众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

  定了目标,有了方向,说干就干!随后拜鹏就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酸辣粉、红薯粉食品就业工厂的创办上,从厂址选择、工厂建办、企业管理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拜鹏投资1278万元,利用刘坳小学废旧校舍闲置资源,建办了2000平方米的无菌生产车间,并引进粉条、粉丝、方便粉丝烘干生产线等先进生产设备,主要生产酸辣粉、土豆粉、红薯粉、宽粉、手擀粉、水晶粉等,日生产粉条10吨、生产酸辣粉20万盒,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的农贸市场和商超。

拜鹏正在检查食品包装情况.JPG

  拜鹏正在检查食品包装情况。

  此外,拜鹏还紧跟现代销售潮流,每天利用手机快手直播销售,让产品销路更广、走得更远。

  拜鹏在家门口建办的就业工厂,还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更多岗位。

  刘坳村村民剡霞前些年做过乳腺手术,干不了体力活,家里三个孩子上学,老人在家无人照顾,家里收入仅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眼看着日子毫无起色,她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去年拜鹏建办百福康食品有限公司就业工厂后,听到车间要招聘工人的消息,剡霞报了名,经过岗前培训后,她在家门口就当上了工人。

  “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工厂离家也不远,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提起就业工厂带来的好处,剡霞赞叹不已。

  在拜鹏建办的百福康食品有限公司就业工厂,像剡霞一样,在家门口当上工人的当地群众目前已达到60余人。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谈起今后的打算,拜鹏说,“下一步计划继续扩大规模,投资500万-1000万建办一座豆制品深加工车间,建成后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实现5000万元以上。”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