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凉州区让沙漠边缘“长”出新业态

 2025/07/16/ 09:00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李化阳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化阳

  在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凉州区以创新的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模式,将沙漠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金色引擎”,构建起“农旅融合、种养结合”的多元产业矩阵,书写着从沙害到沙利的绿色转型传奇。

  凉州区沙漠面积27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长城镇紧邻风沙线,曾饱受沙漠侵袭之苦。2021年率先探索出一条破局之路,种植具有耐寒耐旱、生长速度快、用水量少、收益高等特点的沙葱。这种沙生植物的扎根,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农户开辟了增收新路径。

  63岁的梁永福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与受益者,“最开始试种沙葱时,心里真没底,没想到现在轻轻松松收入过万元!”老梁黝黑的脸上泛起笑意。

  长城镇通过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每亩沙葱用水量较传统作物减少60%,产量却提升3倍有余。老梁作为全镇首批“吃螃蟹”的人,从最初的忐忑试种到如今主动扩产,见证着这片“不毛之地”的华丽蜕变。

  如今,长城镇沙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立了村集体经济沙葱产业园,规划建设1000亩沙葱种植基地,打造万亩沙葱小镇。据长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富介绍,截至目前,长城镇沙葱产业种植达300亩。

  与长城镇相毗邻的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也积极投身特色产业探索,大力发展低耗水沙葱种植。集体经济产业园里,一排排钢架拱棚整齐排列,棚内沙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去年,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确定将适合我部种植的沙葱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指挥赵浩文说,“试种植24棚,到今年已完成107座180亩拱形温室和50亩露地沙葱种植。”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借助产业发展机遇,推行现代经营模式,被内蒙古自治区瓜果蔬菜协会沙生蔬菜分会授予“沙葱科技小院”称号。

  除了沙葱种植,凉州区还深挖沙漠旅游资源。临近正午,武威沙漠景区热闹非凡,首批游客纷至沓来。沙漠摩托在沙丘间呼啸穿行,骆驼载着游客悠然漫步……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沙经济”画卷。

  以前在沙漠里没有游玩体验的地方,游客们只能在沙漠边上看一看,拍几张照片就离开。长城镇依托独特的沙漠地域优势,挖掘沙漠资源,积极发展沙漠旅游经济,全力打造沙漠旅游小镇。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2024年7月开工建设。占地183亩的景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重点打造沙漠星空露营地、房车自驾营地等特色项目。并深化“旅游+”模式串联体育赛事、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让沉寂千年的沙海焕发新的生机。

  从黄沙漫天到产业兴旺,从生态脆弱到文旅热土,凉州区在沙漠边缘培育出的新业态,不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沙漠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