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生态文明

民乐:生态为笔绘新卷 绿色动能启新程

 2025/08/01/ 17:59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赵玉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赵玉梅

  民乐县锚定生态安全屏障核心定位,以生态修复、产业升级、制度创新为三大支柱,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体系,深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让绿色成为县域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生态修复:筑牢立体绿色屏障

  通过实施“林地+草地+湿地”三位一体生态修复工程,民乐县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生态空间画卷。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62.71万亩、草原86万亩、湿地13.1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6.5%,草原植被盖度达63.2%,一道横亘戈壁的“绿色长城”已然成型。

  城乡生态宜居水平同步提升: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串点成线,绘就城乡交融的生态图景。创新推出“五关三检”智慧监管体系,让生态保护更精细——80万株义务植树存活率高达98.6%,实现从“植绿”到“护绿”的治理升级,为生态基底装上“防护盾”。

  绿色产业:激活“两山”转化效能

  聚焦“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碳汇交易”复合产业链,民乐县蹚出特色绿色发展之路。48家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1万亩林下经济发展,板蓝根、马铃薯等矮杆作物亩均增收3000元,“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完整产业链初具规模。

  生态旅游焕发活力。滨河九粮液生态文化旅游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集群化发展的林家乐创造就业岗位2000个,生态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同时,林业碳汇交易顺利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山银山”。

  机制创新:夯实生态治理根基

  “林长+检察长+警长”协同机制落地见效,421名各级林长累计巡林4870次,解决涉林问题187件,问题解决率达92%,“网格化+信息化”监管网络实现全域覆盖。林地矢量数据库建成投用,“一张图”动态监管让资源保护更精准高效。

  改革赋能生态发展。在丰乐镇、洪水镇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惠及农户2300余户;构建“天上看(无人机巡查)+地上查(网格员巡查)+网上管(智能监测系统)”立体化防火体系,连续5年实现“零火情”,松材线虫病防治“四率”全面达标,为生态保护筑牢“制度安全阀”。

  如今的民乐,正以“十五五”规划为新起点,加快构建“一廊两带三基地”生态经济格局,实施森林覆盖率三年倍增计划,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探索“生态银行”试点与林草碳汇化路径,让绿色动能持续涌动,为河西走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