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姜海波 王蕾
“剪喜字要注意对称,咱们这《幸福之家》作品里,不仅要有一家人的笑脸,还得把‘婚事新办’的理念融进去。”在瓜州县河东镇五道沟村的“妇女微家”里,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省级乡村工匠李淑琴正手持剪刀,耐心地向围坐桌前的剪纸爱好者们传授技艺。红纸在她的指尖翻飞,短短几分钟,一幅蕴含文明婚俗理念的剪纸雏形便跃然纸上,引得在场妇女们连连称赞。

“妇女微家就是我们的‘创作阵地’。”谈及与“妇女微家”的渊源,李淑琴打开了话匣子。尽管文化程度有限,但自幼喜爱剪纸的她,一直希望能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更想为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出一份力。此前,“妇女微家”多是妇女们交流生活琐事的场所,氛围虽融洽,却缺乏更有意义的活动载体。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淑琴主动找到村妇联,提出以剪纸为纽带,将文明婚俗、优良家风等内容融入创作,让“妇女微家”成为非遗传承与新风宣传的“双阵地”。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从那以后,李淑琴每周都会准时来到“妇女微家”,手把手教妇女们剪纸。从握剪姿势到图案设计,从基础纹样到主题创作,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起初,不少妇女都是剪纸“门外汉”,连简单的花纹都剪不整齐,但在李淑琴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大家渐渐找到了窍门,剪纸技艺也日益精湛。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幸福之家》《文明婚庆》等主题作品的过程中,“婚事新办、节俭文明”“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婚庆”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走进了妇女们的心里。
“在微家学剪纸,学到的不只是手艺,更是怎么用行动传文明。”河东镇五道沟村妇女李爱娟感慨道。过去,她对村里的婚俗陋习虽有不满,却不知该如何改变。如今,通过参与剪纸创作,她不仅掌握了一门新技能,还主动向身边人宣传文明婚俗理念。“每次剪完作品,我都会跟邻居们讲讲作品里的故事,告诉大家节俭办婚礼同样能很幸福。”
随着越来越多妇女主动加入,五道沟村“妇女微家”的剪纸队伍不断壮大,妇女们创作的剪纸作品也成了村里的“文明使者”。这些作品不仅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宣传栏进行展览,还会被送到适婚青年家庭手中。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剪纸,不仅传递着传统艺术的魅力,更将优良家风、淳朴民风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家庭。
如今,在李淑琴的带动下,河东镇的“妇女微家”已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力量。以剪纸为媒,文明新风从“小家”传递到“大家”,在指尖艺术的流转中,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摒弃陈规陋习,积极践行文明新风,让乡村焕发着文明和谐的新活力。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6日家庭医生织密瓜州“大健康”防护网
- 2025年10月14日瓜州专项行动保障千名采棉工权益
- 2025年10月11日瓜州:文旅惠民暖旅途 应急速护畅通途
- 2025年10月10日瓜州多彩活动贺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