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炎芸
“十四五”以来,靖远县坚持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审批服务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全面优化,在政务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
政务服务“破壁垒”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以企业和群众眼中“一件事”为标准,靖远县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刷新政务服务“加速度”。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已入驻29家部门单位、1556项事项集中办理,构建起“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高效模式。数字化转型让服务更加便捷。依托“甘快办”平台,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上迁移,目前85.93%的可办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可办”,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质变,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改革赋能“强产业” 发展动能持续升级
在产业改革的“深水区”,靖远县敢于动真碰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新引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城投公司、农投公司等4家县属国有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国企力量。“十四五”期间共召开专题推介会24次,“走出去”“请进来”累计120次,成功签约项目100个,签约资金达173.79亿元,所有签约项目开工率达100%。涵盖稀土新材料、肉羊全产业链、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与县域优势产业高度契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更让改革成效落地生根。五年间,靖远县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成功立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项、省市项目24项,争取项目经费1424万元、科技创新奖补411万元。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23项产学研合作协议,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累计达18.4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天新材料凭借技术突破,实现电子级氟化锂纯度99.99%、全国市场占有率30%的行业领先地位,更创下1136.49万元出口额,实现靖远外贸出口“零”突破。
乡村改革“挖潜力”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在广袤乡村,一系列改革举措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地见效,通过灌区节水技术改造与机制创新,年均节水达1132万立方米,既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压力,又降低了农户灌溉成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55万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地籍调查,为乡村资源盘活奠定基础。盐碱地治理成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针对38.55万亩盐渍化耕地的“痛点”,全县累计实施4个治理项目,覆盖2.03万亩土地,通过“工程排碱+生物改良+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北滩镇等区域开展试验田建设,直接受益人口超2.5万人。
从政务大厅的“一窗通办”到田间地头的“治碱兴农”,从企业车间的“技术突破”到民生领域的“精准帮扶”,靖远县“十四五”期间的改革实践,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务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靖远县将继续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2日靖远:城乡品质齐提升 绘就振兴新画卷
- 2025年08月13日靖远:激活新质生产力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 2025年08月08日科技人才扎根田间为靖远蔬菜产业注入创新基因
- 2025年08月06日靖远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农贸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