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以“诚”筑巢 引凤来栖 徽县招商引资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01/14/ 17:3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高琼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琼

  2020年,签约资金4亿元的徽县田河古银杏文化康养中心,签约资金6000万元的农村厕所改造三格化粪池生产线及新型环保塑料垃圾桶生产线,签约资金19671万元的徽县10万头生猪养殖等项目……随着一个个项目不断签约落地,徽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

  转变策略 让信息走出去

  “招商工作要想取得突破,一定要‘走出去’,主动‘捕捉’信息,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进行招商,这样才能将客商们‘请进来’,把项目引进来。”这是徽县招商局负责人田凯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走出去、请进来”这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然而,过去的一年受疫情影响,“走出去”招商引资变得无比艰难。

  “虽然,去年我们走出去少,但是我们的招商信息一点没少发,我们吸引的客商比往年还要多!”谈到去年的招商引资,田凯利感慨地说。

  兰洽会是每年招商引资的重头戏,2020年的兰洽会却与往年不同,徽县精心筹备此次“别样的”兰洽会,精心打造徽县招商网络板块,将徽县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特色产品等用精美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给众多的客商,受到了广大客商一致好评。此次兰洽会,徽县共签约项目6个,签约资金13.05亿元。同时,徽县精心组团参加了青岛陇南招商推介会、茶旅节、兰洽会、西交会、药博会等重大节会。

  发挥优势 把客商请进来

  徽县地处甘肃南部大山之中,是甘肃省少有的嘉陵江流域地区,这里集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徽县在招商引资中巧打特色资源牌,彰显徽县特色,用数据、地缘、特产说话,储备好项目,让客商自己选择,以“诚”为本,以“信”为根,重点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农业产业、文化及旅游产业等资源,深入挖掘工业园区、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加强优质项目攻关,使得一批低耗能、无污染、产业带动强、发展有潜力、财税贡献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入驻。

  目前,徽县兴疆牧歌1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徽县田河古银杏文化康养中心、11万吨/a锌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工程、农村厕所改造三格化粪池生产线及新型环保塑料垃圾桶生产线、艾草种植加工、银杏叶粗加工等项目已经全部落地生根、开工建设。精密铸锻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优质服务 开启项目落地“加速度”

  “项目不落地,就不算是真招商!”在徽县招商局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徽县为加快项目落地,促进项目建设质量、效益“双突破”,全面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包抓领导,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的工作机制,完善指标体系,分解目标任务,优化工作措施,对项目审批、建设、发展等全程跟踪服务,严格落实进度考核制、跟踪责任制、定期通报制,认真履行政府承诺,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时帮助解决融资、土地、拆迁等方面问题,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切实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形成了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

  “我公司已经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项目也在紧张施工建设之中。”徽县田河古银杏文化康养中心项目负责人王卫龙表示,“徽县的山美水美,资源丰富,我看好这片热土,县上给予的政策也不错,尤其是保姆式的服务,让我们项目落地生根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要为他们点赞!”

  目前,徽县2020年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率100%,建成率14%。

  同时,徽县积极储备优质的招商引资项目,通过与陇南市工业集中区徽县园、发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在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医药、商贸物流、公益事业、苗木产业、中药材、畜牧养殖等行业充分筛选论证储备项目30个,为2021年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