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崇信果品高接换优走进“杏”福时代

 2024/04/08/ 17:54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于金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于金玉

  当前正是实施春季经济林综合管理的大好时节,崇信县锦屏镇、黄花乡紧抓有利时机,把今年春季经济林综合管理作为重点,掀起杏树高接换优热潮,以达到改良杏树品种,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技术人员正在嫁接新品种杏树苗。

  锦屏镇文家咀村种植杏树历史悠久,自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就开始种植杏树,杏产业一度成为村民的增收支柱。但由于管理粗放、品种不佳,出现了杏子产量低、果型差、果肉口感不佳等突出问题,加之储存期过短,市场化经营难度大,发展前景不乐观。

  面对村上杏子品种老化、价格较低的现状,种植大户文拴艮、崔永军等人开始另辟蹊径,选定金太阳、骆驼黄等优良品种对原有老旧杏树进行嫁接,让老旧杏园重新焕发生机。文拴艮说:“我原来是村上的贫困户,在银川打工时看到有卖杏的,而且价还比较高,这才知道我们村上一直以来种植的杏其实是一项相对投入少、产出高的致富产业。”于是他边打工边学习,系统掌握了杏园种植、嫁接、管理等技术知识,2015年回家以后,承包了30多亩杏园开始经营。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管理,杏树开始挂果,他挣到了第一笔钱。“后来我发现,红梅杏味道好,产量高,价格也好,我又把红梅杏嫁接到原有的杏树上。这两年经验积累得多了,杏园管理步入正轨,我的30亩杏园每年能挣18万元左右。”镇村两级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借鉴文拴艮、崔永军等成功案例,认真调研市场前景,谋划实施贵妃杏提质增效项目,对现有320亩老旧杏园进行高接换优,选定甜度高、色泽好、口感佳、市场耐运输的红梅杏进行嫁接。

文家咀杏树园高接换优场景.jpg

  文家咀杏树园高接换优场景。

  文家咀驻村工作队队长柏金龙说:“自土壤解冻以来,我们全力推进截枝、清园、涂白等准备工作,目前已清园260多亩、截枝涂白150多亩、嫁接60多亩。我们将积极做好衔接配合,全面加快清园截枝等准备工作,为按节气完成嫁接做好全面准备。”据了解,新嫁接、栽种的杏树在第3年就可挂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亩产量可达3000斤,每亩收益稳定在5000元左右。

  在锦屏、黄花等乡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技术员正在嫁接杏树的忙碌身影,他们干活认真投入,截干截枝、削皮、插穗、包扎等技术操作熟练,呈现出杏树高接换优热火朝天的场面。

  据了解,崇信县将积极衔接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栽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技术培训指导,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举办“开园节”、农产品展览会等活动,广泛推广宣传,不断扩大杏产业知名度。同时,深入挖掘杏产业的质量效益,加大果脯、果干等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杏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优化利益连接机制,以杏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群众致富增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