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金秋丰收季 临泽大闸蟹“横行”全国市场

 2025/09/12/ 08:38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郑安博 兰正 王堃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郑安博 兰正 王堃

  秋日,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闸蟹丰收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优质大闸蟹的理想养殖基地。近年来,临泽螃蟹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膏肥、鲜香浓郁”的出色品质,吸引大量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并远销全国多个省市,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农业名片。

  清晨的临泽县沙河镇鑫湖养殖合作社螃蟹养殖基地,湖面波光潋滟,蟹农们驾着一叶轻舟,缓缓穿行于粼粼水面之间,开始了丰收时节的蟹笼回收作业。他们动作熟练地拉起沉甸甸的蟹笼,一只只青壳白肚、金爪奋力挣扎的大闸蟹赫然入目,在晨光中更显鲜活有力。岸边早已是一番热闹景象,从湖北等地远道而来的客商们早早守候在此,满怀期待地望向湖中收笼的渔船。才刚靠岸,一筐筐个大生猛、体壮螯健的螃蟹就被迅速称重、分拣、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湖北客商陈伟已是连续第六年来到临泽县收购螃蟹。他表示,临泽螃蟹不仅品质上乘,更是全国最早成熟的一批螃蟹之一,因而备受高端市场青睐。“我们每年八月底就准时过来,这里的螃蟹口感鲜甜、肉质饱满,主要销往重庆、武汉、广州、深圳、长沙、西安、海南等一线和省会城市,消费者反响非常好。”

  据临泽县鑫湖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曹希龙介绍,随着临泽螃蟹走俏市场,今年该合作社养殖面积从去年的1400亩扩大至2800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6-7万斤。目前正值销售旺季,螃蟹供不应求,“每天捞多少就能发多少,日均销售量约2000斤,主要发往江苏、广东、湖北等传统大闸蟹消费大省。”

  在鸭暖镇古寨村鸿宾螃蟹基地,蟹农王宏斌正在富锶泉水中进行生态养殖。这里的泉水富含锶元素,加上水中丰富的水藻、小虾作为天然饵料,孕育出了品质独特的富锶大闸蟹。“我们引进的辽宁光合1号蟹苗成活率高,今年13个塘共投放17万尾。”王宏斌介绍,“今年螃蟹价格和长势都优于去年。”

  临泽大闸蟹的成功,离不开其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政府的精准扶持。黑河水源纯净,水草和天然饵料资源丰富,养殖出的螃蟹膏肥黄满、肉质鲜美,形成独特风味。临泽县把水产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培育,通过生态养殖模式、水质监控与技术培训,保障了螃蟹的品质与产量提升。

  目前,临泽县渔业已形成以经济鱼类养殖为基础、冷水鱼养殖为特色、富锶螃蟹为优势、富锶白对虾等高档水产品为抓手的渔业综合养殖结构,全县建成6个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螃蟹养殖面积达8000亩,产量约20万斤。

  “预计今年水产养殖面积达8700亩,水产品产量1620吨,产值突破2亿元。”临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廷全介绍道。一系列数据标志着临泽特色水产养殖业进入了规模化、高效化的新发展阶段,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